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过去认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中氧化数未发生变化的氢氧原子的配平是比较不易处理的,很长时间一直沿用经验方法配平.近些年一些杂志和教材对配平这类氢氧原子的方法作了改进,但如何用一个数学模型表达出这类氢氧原子间的平衡关系,以及怎样从这样的数学模型找出更适合运用条件下的一般恰当配平方法,仍没有见到公开报道.本文介绍氢氧粒子平衡关系式的推导及应用,旨在讨论建立能够抽象、简约、准确地表达氢氧原子平衡关系的数学模型,并从这样的数学模型找出更适合运用条件下的一般的恰当配平方法.  相似文献   
2.
3.
4.
按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第一册)教材操作,将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使钠在空气中燃烧,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不易看见钠在开始受热熔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截取一根内径为5mm,长为16cm的直玻璃管,磨平其两端。在一端涂上粘接剂,将一块铝片粘封在其上。这样就制成了一支如图1a所示的一端被封闭了的细玻璃演示管。  相似文献   
6.
1.铁生锈条件的实验1.1预先截取2块Zcmxscm的普通簿铁片,敲平,去掉其表面覆盖物及铁锈,使其表面保持洁净光亮,备用.1.2取100mL烧杯,将一块铁片斜置于烧杯里,向烧杯里加入开水.使铁片浸没在水下约0.scm.将烧杯置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伪缩短演示时间,可先加热石棉网)1.3将另一块铁片横置于烧杯口上.效果约4-5分钟后,可观察到置于烧杯口上的铁片向下的一面湿润,且明显有棕色铁锈生成,向上的一面干燥,无明显锈迹.浸没在水中的铁片表面光亮如初.说明在加热条件下,烧杯里的水蒸气剧烈蒸发,使横置在杯口上的铁片向下…  相似文献   
7.
通常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用细木条作引火物。这样操作往往由于木条燃烧时的耗氧量等因素不易把握 ,会使铁丝在氧气中难以引燃。如果用酒精引燃铁丝 ,不仅易燃 ,而且操作简便。具体操作是 ,先将一根纱窗细铁丝的一端绕成螺旋状 (见右图 ) ,将“螺旋”的前端用酒精浸润后 ,再将细铁丝上的酒精点燃 ,然后再将此细铁丝伸入到一端绕成螺旋状的细铁丝氧气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的剧烈燃烧。用酒精作引火物 ,铁丝升温快 ,又因为铁丝上只沾有少量酒精 ,酒精燃烧时耗氧量少。这是本实验容易成功的主要原因。用酒精引燃铁丝…  相似文献   
8.
直接使钢粒与氯气接触做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销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钠粒表面形成的氧化膜,不仅阻碍了销粒内部的销与空气中氧的接触,同时也阻碍了销与氯气的接触.但在氯气氛围中,向销位滴加少量的水,不仅可迅速溶解去掉销位表面的氧化股,且无须另外加热,也能迅速引发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1.反应容器的制作1.1用一块薄陶质地砖,制成宽约2.5cm,长约4cm的小块,并使其四角呈圆形.然后在陶块中央用刀炉出一个口径约1cm,中心深约0.3cm的雏形小窝.1.2将制成的小陶块置于一内口径约3.2cm的广口瓶中,并使…  相似文献   
9.
对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虽然有很多讨论文章和很多成功的经验,但仍然有很多老师总是难做成功,究其原因主要问题发生在加热环节上。因为这一反应需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这不仅需要合适的高温热源,还需要耐高温的合适反应容器,而很多学校的现有实验室装备,常常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以下介绍用取暖器电热管做容器,通过电加  相似文献   
10.
一件不大的多功能反应仪可用于做上百种的化学实验。其最大优点是具有可封闭性、可导流性和客积可改变性,适于做有有毒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的实验或需要隔离空气来完成的实验,它能定量地观察到反应中气体的改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