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课程定位与设计、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教学组织等方面提出改革与创新的措施,探索专业教学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相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魏小英 《教育与职业》2021,987(11):66-71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为职业教育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肩负着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与文化支撑的现实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交汇期,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提升还面临供需方向错位、理实结合松散、城乡文化游离和校村联系脱节的困境.基于此,需要职业院校转变思想,构建乡村振兴人才供需生态圈;知行合一,强化乡村振兴的技能人才链建设;铸魂职业文化,打造乡村振兴文化示范体;加强校村合作,创新乡村振兴两元主导面,最终实现职业教育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计算教学模式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害怕计算、厌恶计算。在教学改革的今天,数学教师应该对计算教学的目标、内容、价值取向作出新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从单调重复的、枯燥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让学生能主动、愉快地参与到计算过程中,品尝计算的乐趣,让计算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从现代数学论的观点看,数学教…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学生思维发展与动手操作之间的关系。作为《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动手操作常常被运用于课堂之中。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却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有的学生漫无目的地操作。秩序混乱,教师疲于应付;有的学生操作才刚刚开始却又草草收场,体验不够充分;有的学生按部就班地操作着学具,  相似文献   
5.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职业教育具有人才培养优势、技术技能优势、文化传承优势以及就业导向等内在优势,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为了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必须明确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逻辑,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肩负促进社会公平的历史使命,承载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重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应以服务乡村振兴为育人导向,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以强化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建设为保障,夯实服务农村的育人根基,以产教融合为抓手,赋能农村产业发展,以乡村文化建设为载体,助推乡风文明建设,以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为手段,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6.
《平面图形的测量(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单元空间与图形部分中关于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第二课时。关于图形的认识与测量这部分内容,教材共编写了四个例题。从纵向看,它们是按照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来编排的:从横向看,它们又都可以归结为图形特征的认识和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的测量与计算两个方面的内容。这节课,学  相似文献   
7.
魏小英 《考试周刊》2014,(28):144-144
本文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注重理论创新,完善制度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反思性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新教学方式之一,简要介绍了反思性教学的概念及意义,并结合实例剖析了生物教师在教学反思中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9.
反思性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崭新教学方式。本文介绍了反思性教学的概念,以实例剖析了中学生物教师在教学前、中、后进行教学反思,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及进行教学反思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我们一直用两个数相除来定义比,然而,学生们却常常提出这样的疑问:既然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为什么又要学习比呢?就用除法不行吗?比的学习有怎样的意义?教师们也发现学生对于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仍然存在一定困难,这是不是因为孩子们对比的本质仍然缺乏体验呢?我们发现,教学的关键不是去定义概念,而是如何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去感悟、理解和把握比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