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于在使用压力容器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压力容器本身存在的质量缺陷将影响整个压力容器的的工作以及压力容器的稳定性能,也会给人们带来安全问题。因此探讨和研究压力容器焊接过程中的缺陷是必要的。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压力容器存在的缺陷着重去分析问题的所在,然后一对一的解决问题,采取相关的措施去防范压力容器可能出现的问题,甚至会给人类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黄焱:大家好!我们今天研讨的主题是"课内外对比导读"。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由我校朱春兰老师和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王笑梅校长为大家呈现的《林冲棒打洪教头》,接下来我们围绕这一主题举办一个沙龙。我们期待各位的真知灼见。朱春兰:我们学校早已开展过课内外对比导读的研究活动。上学期,我校黄志娟老师用对比导读的方法执教了《三打白骨精》一课。我想,《林冲棒打洪教头》也是一篇名著类课文,我可以借鉴她的方法,把教材与原著的语言进行比较。我发现,原著《西游记》的文字与课文《三打白骨精》有很大的差异,而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与原著《水浒传》的文字差不多。我感到非常困惑,该怎么进行对比导读呢?我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在《三峡》教学过程中,笔者遇到一些问题:教师教学用书(简称教参)上说《三峡》根据四季景色不同进行描述,可为何不将春和冬分开写?为何不按春夏秋冬的次序?等等。实际教学中,教参上的观点缺乏说服力。本文将根据《三峡》所具有的地理性和文学价值二重特点,利用篇章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以期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为人们所广泛熟知来自于课堂教学理念的变革,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颠覆传统课堂的学习方式,将逐渐在课堂教学中生根发芽,并且枝繁叶茂,因为这样的教学是创新的教学,是随着学生心理和知识水平发展应运而生的教学,是"可持续性发展"的教学.初中阶段的教学正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一是学生的知识积累足以支撑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尝试性的研究,二是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的成长具备有利因素,可以提供给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研究中所获得的绝不只是知识本身,还掌握了学习方法并促进了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尝试,本文从"勾股定理"的教学过程入手,思考研究型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