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大陆学界曾因意识形态等因素简单否定过它,导致对它的研究一度停滞。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新月派重新受到关注,学界用新的视角和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陆之外,只有台湾地区的研究成果稍显丰富。但总体来看,新月派研究有尚待开拓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庐隐为现代文坛奉献了一系列颇具"现代性"的小说。一方面,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影响,其小说革旧鼎新,敢于批判封建思想,揭露社会弊病,具有启蒙现代性;另一方面,受到西方悲观主义哲学、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其小说反思启蒙理性,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忧郁感伤,具有审美现代性。庐隐小说的二重现代性既是她个人思想与个性矛盾、情感与理智纠葛的体现,也是现代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复杂的精神体验和多元的思想倾向的写照,对当下未完成的现代化建设仍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学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何其芳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不能被忽略的一个作家。他的文学事业与他的精神人格息息相关。从敏感内向的多情诗人到激越、务实的抗战文人,从自由知识分子到体制内的文艺工作者,何其芳的精神人格经历了两次大变化:从"小我"到"大我"再到"无我"。这种变化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自我塑形和体制改造人的是是非非。同时,它也是当下大学生人格教育的一面镜子,可以照见正确与错误的路径,给人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陈衡哲的小说创作虽然发生在20世纪初,但她的小说与当时国内的主流小说并不一致,既没有"五四"文学反帝反封建主题与"弑父"情结,也没有当时留学生文学抗拒西方文化的姿态与哀怨感伤的情结。她的小说有的是宽容、理性与认同的全球化意识,即:淡化民族与国家背景,面向全人类的人道主义关怀;并举中西文化,凸显留学生文学开阔的认同视野;疏离时代主流,独向女性与家庭的理性思考;巧用童话寓言体裁,追求纯净、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世界华文文学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语种文学,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目前,虽然全国很多高校开设了华文文学课程,但是在教学方面共同面临着这些难题:一是缺乏理想教材;二是学生基础薄弱,知识结构偏颇;三是教学经费紧张,教学资源受限,资料查找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根"上加强华文文学的学科建设:一是尽快建立各个区域的华文文学资料库,同时加强华文文学刊物和网站的建设;二是充实和壮大华文文学的学术队伍,老中青学者要经常交流,尤其对年轻学者,要有目的的引导和帮助;三是增加海内外作家与学者之间的交流,不但要请进来,而且要走出去。  相似文献   
6.
何其芳的文艺思想不是简单的前后期变化,而有一个复杂的嬗变过程。从学生时代认为文艺是用来表现自我的,追求文学的审美性,到50年代中后期之后一定程度疏离主流话语,努力实践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回归文学的“真、善、美”,何其芳文艺思想的发展变化反映了他人格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现当代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对当前文艺发展仍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大海与人生     
为什么曹操面对沧海发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灿烂,若出其里"的英雄感慨?为什么李白面对大海发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为什么众多的仁人志士面对大海会心潮翻滚,思接千里,宠辱皆忘, 顿生凌云之志?自从亲自品读了大海之后,才真正领悟了其中的丰富内涵:大海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大海!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文学实践和文学作品中,对"国民性"进行了反省与批判。重读文学经典,可以发现: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中的"立人"、反"奴性"、批判"看客心理"等思想并没有过时,包含了丰富的人格教育内涵,对当下大学生人格教育有重要的启示:要尊重生命、要慎独、要有拼搏精神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