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彻底的批判性和鲜明的人民性.实践性意味着从实践出发把握真相,既反对机械唯物主义符合论真理观又反对唯心主义符合论真理观,对新闻报道的启示在于既要讲求证据又不能回避价值判断.批判性表明真理的"去蔽"与真理的"澄明"密切相关.开展批判是马克思把握真理的重要方式,突出体现在对具有遮蔽性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人民性内涵主要包括通过实践改造主客观世界以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和共产主义,并在真理把握中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该内涵对新闻业的启示在于走群众路线,教育和引导人民,发挥真相有益于人民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牛津大学路透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媒体行业趋势与预测报告显示,数字订阅付费和"创作者经济"的影响日趋明显,音视频产品是新一年媒体行业的主要着力点,"混合办公"将成为许多新闻机构的常态,媒体会更加关注报道议题的多元化和包容性,采取更加有建设性而非对抗性的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3.
4.
正国家品牌(nation brand)的概念来源于市场营销中的品牌理论,被看作是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和重要的"战略资本"。~((1))国家品牌是"独特的、多维因素的混合,为国家向其所有的目标受众提供文化上的区别与关联"。~((2))国家品牌还是"构建国家形象的最终结果"。~((3))国家品牌与国家形象的概念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并不完全相同。国家品牌既可作名词理解,又可作动词把握。与通常作为被动感知对象的国家形象概念相比,国家品牌不仅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策略和技巧。国家可以  相似文献   
5.
刘沫潇 《海外英语》2013,(22):230-232
约翰·弥尔顿1644年所著《论出版自由》重申了新闻业的根本原则和精神:捍卫言论自由,反对任何形式的审查制度。由于该书在世界新闻史上地位显赫,在当代国际传播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值得中外学者深入研读探索。该文从跨文化角度分析《论出版自由》,并结合中国文化相关内容论述弥尔顿的观点。在追求民主、自由及文化保护方面,东西方学者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相似文献   
6.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的来临,对高校的新闻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应洞悉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在新闻发布的时效、新闻媒体的运用、新闻语言的选择以及新闻内容的创新等方面及时调整传播策略,促进新旧媒体的有机融合和联动,在"微时代"来临之际,更好地进行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7.
刘沫潇 《青年记者》2023,(23):23-25
不同的制度环境、历史阶段和媒介体制等因素均会影响事实核查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在欧美主导的西方语境下,事实核查机构主要通过核查公众人物的言论来监督公共权力;而在中国,事实核查的内容更加广泛,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对疑点信息和争议事件的求证来回应民众关切,化解不安因素,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形象。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深度调查性辟谣栏目“求证”的分析,发现中国主流媒体的事实核查践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讲求证据”“坚守立场”“注重实效”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