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等单位主办的“第六届国际尼山儒学与中华文化跨文化讲习班”于2016年7月3日至30日在山东泗水尼山圣源书院举办。本期共有学员21名,12人来自国内,九名为外国学员。  相似文献   
2.
“冶容诲淫”语出《周易·系辞上》。如今许多人认为古训已丧失其作用.女性尤其认为“冶容诲淫”不合情理,为自己妖媚之装扮寻求理论支撑。不通逻辑者,但凭直觉之聪明,觉此命题为谬论;通逻辑者,又误解了命题本义。本文以事实依据及人性分析为基础,从逻辑学以及伦理学的角度论证这句古训的合理性与合情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和谐精神与竞争意识的对立。前者主张仁义,后者主张争利。虽然仁义的落实需要知识与事功,但由于道德和知识事功的内在冲突,即德性主体与知性主体、和谐与争利的对立,儒家的内圣之学长期存在轻智与贬功的倾向,不能直接开出外王。牟宗三先生良知坎陷说,为基于中国文化开出科学与民主做出了努力。儒家关注的是人类永恒价值,但现实是残酷的。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传统儒家需要经过曲折和悖论,认可知性主体的独立和争利的价值,方能开出外王。但这种新的学说面临着突破儒学边界的困境,故需要区分理想(终极)的儒家与现实(坎陷)的儒家。  相似文献   
4.
在对庄子的理解上,有人以入世之说“格”庄子之“义”;于丹一派甚至对庄子哲学进行社会功利之分析,这些浅层理解差庄子真意远矣。庄子哲学对现实利益而言,是无用的。以出世思想为基础,庄子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大道的境域。本文重在推求其思想脉络,以庄子出世之人生角度重新梳理其哲学,还其原貌。  相似文献   
5.
音乐发之于人之情感,又引导情感。情感凝聚为稳定的感情、道德、理想,或为欲望。音乐并非只表达一时冲动情感,更多时是由心性或欲望而发,同时反作用于一心性。低俗音乐起负面作用,善乐和纯美音乐对道德和心灵有益。风俗政治酿成曲风,乐曲加固或转移风俗,影响政治。故从音乐到礼乐的转变有进步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