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宋庆龄“一生中最后一件事业”《今日中国》中文版是在宋庆龄同志的亲切关怀下于1980年10月创刊的。本刊前副总编沈苏儒先生在《怀念与祝愿》这篇纪念本刊创刊10周年、缅怀宋庆龄逝世9周年的文章中曾写道:“我刊中文版的创刊是她光辉的一生中最后一件事业。由于家庭的、历史的原因,她对海外华人、华侨有  相似文献   
2.
新年伊始,CIPG(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在拉美推出《今日中国》秘鲁西文版,这是继2008年《中国新闻周刊》英文版《NEWS CHINA》在北美正式创刊发行以来,中国期刊走出去的又一个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2000年2月14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同志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兼中国外局局长杨正泉同志、秘书局局长赵守义同志、网络局副局长李伍峰同志的陪同下,到中国外局(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的中国网检查工作。外局局领导赵常谦、黄友义、刘质彬以及中国网和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视察,并在局第一会议室向赵启正同志进行了汇报和演示。  相似文献   
4.
2000年2月14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同志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兼中国外文局局长杨正泉同志、秘书局局长赵守义同志、网络局副局长李伍峰同志的陪同下,到中国外文局(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的中国网检查工作。外文局局领导赵常谦、黄  相似文献   
5.
近年,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正在吸引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但中国国际形象的传播效果却一直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6.
“牛派虎”     
中国人画虎历来以工笔居多,牛德光恐怕算得上是当代画家中较早尝试用大写意笔法画虎的了。他从60年代开始与虎为伴,研究虎的形态、骨骼、神情、习性,探索画虎传神的技法和诀窍,到80年代初逐渐形成独具一格的大写意虎画派,人称“牛派虎”。“牛派虎”的代表作是《百雄啸阚图》。这是一幅长110米、高2米的鸿篇巨制,画了红、黄、蓝、黑4种颜色的172只虎,描绘了格斗虎、越涧虎、饮水虎、猎食虎、嬉戏虎、咆哮虎、母子虎,还有前人  相似文献   
7.
2002年5月,我们中国外局一行9位编辑、翻译赴美国伊利诺伊州州立大学接受20多天的短期培训。这次培训安排了新闻写作、编辑原理、美国传媒产业、中国传媒认识等课程,既介绍了基本知识,又探讨了化差异,还交流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对我们了解美国、开阔思路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声乐家赵梅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年93岁高龄、侨居美国近30年的赵梅伯老先生是20-40年代中国著名的声乐家、合唱指挥家、音乐教育家,被人誉称为“一部活的中国声乐史”。1997年12月底,中央音乐学院牵头,会同上海音乐学院、香港合唱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庆贺赵梅伯从教70周年学术活动”,来自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及香港、台湾和美国、加拿大的赵氏弟子们会聚一堂,回顾师恩,共同探讨赵氏的音乐思想、教育思想、声学教学、合唱指挥艺术、音乐活动与著述等,还举办了一场庆祝音乐会。  相似文献   
9.
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和中央外宣办的支持下,中国外文局顺利落实网络建设、期刊布局调整和出版社整合三项改革方案,形成新兴的网络宣传和传统书刊宣传并行的格局。在及时全面客观地对外介绍中国情况和积极开展国际舆论斗争的工作中,外文局书刊网络媒体各展所长,又统筹协调,合力打造中国形象,取  相似文献   
10.
这两年的国际气候会议为中国民众做了很好的环境与气候变化知识的普及,而公众的广泛关注又反过来促使中国媒体普遍加强了环境与气候变化报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