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出土面世,更清楚地看出老聃对学者、智者是取怀疑、批评乃至某种否定态度的,他主张抑制。这也是他“亡为”思想的一部分。从楚简老子看,愚民思想还没有最后形成,但正在孕育中。到了出自太史儋的帛、今本《老子》1,在继承老聃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不尚贤”,“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使夫智者不敢弗为”,愚民思想配套成形,终于诞生。可见随着楚简《老子》的问世,有必要重写《老子》的愚民反智思想。一 楚简老子抑制智者、学者的思想简本老子首篇首句竟然是“绝智弃辩,民利百倍”,这不是偶然的。竹简出土时尽管已经混乱,…  相似文献   
2.
《老子》作为《尚书》的继续尹振环孔子整理删定《尚书》,必然要熟读与研究它,作为史官的老子,研读《尚书》是本职,用的功夫不会少于孔子,甚至可能他所接触到的《尚书》,也会比孔子多。《尚书》的基本内容是君臣谈话记录、君王文诰一类,而作者则是史官;老子如果生...  相似文献   
3.
拙文《恢复〈老子〉古本面貌》(《文献》92年3期)曾谈到帛书与今本老子文字上的差异,但只是略举了五、六个例子,语焉不详,远未展开。因为文字差异而掩盖老子重要论断的,实有必要详加研究。除了已有专文论及的外,这里还须另择其主要者,再呈刍荛之见,求教师友。一、"企者不立"与"吹者不立" 今本二十四章开头两句,各本都是:"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在前论帛书老子时,我们认为这是后人的文饰,胜过帛书。后来发觉不对,因为帛书都只有一句:"炊者不立"。  相似文献   
4.
帛书《老子》的篇次与今本正相反,似乎把《道德经》变为《德道经》了。过去大致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帛书《老子》的篇次才是"原始道家古本的原型。"①蒋一种看法正相反。它认为帛书的篇次可能是竹书排放与抄写之误。②或者说,"先德后道,殆写经者偶然之例"。③第三种认为战国时期既有德上道下之传本,亦有道上德下之传本。④粗看孰上孰下无关紧要,小事一桩。其实述对于《老子》来说却至关重要。因为它涉及老子说教的出发点、中心思想与归结。或者说,欲弄清老子思想及《老子》之主题,恢复掩盖已久的老子的许多思想,这是个必须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