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社会转型和数字媒体兴起的双重语境下,微博与传统媒体以及其它网络媒体共同构建了我国多元化的舆论格局,对国内舆论生态的意义非比寻常。微博的"舆论微动力"在政治意见、经济预警、文化主张、民生诉求等诸多方面形成舆论张力,造就了公民社会的长足进步。本文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视角,围绕如何构建微博理想言谈情境予以共时性分析,旨在对当前微博交往行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王永建  方明豪 《新闻世界》2011,(6):165-165,278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西藏商报》经济报道内容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结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文献,提出报道存在的问题:来源于官方的硬新闻偏多,深度报道和评论不足、报道的形象性需要加强等。针对所分析的问题,根据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本文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雪  方明豪 《今传媒》2011,(6):60-61
"地球村"下的信息时代,有效的对外传播可以打造利于本国的舆论氛围,从而提升国家在世界舞台的认同度。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对外传播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试图为树立良好国家形象提供策略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凭借多媒体的强势地位,被越来越多的人和群体所接受并使用。互联网络的普及,给高校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但在学习与生活当中,当代高校生是如何使用互联网,使用过程当中出现了哪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作何思考。本文对此做了简要的调查报告以及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杉  方明豪 《文化学刊》2013,(3):139-144
受众对媒体的偏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偏见来自于媒体的报道偏向,也源自受众对媒体的主观认知偏差,即所谓的"敌意媒体效应"。敌意媒体效应研究近些年在西方学界不断深化拓展,但在国内研究领域却鲜有提及。对此,本文将对敌意效应理论加以简要介绍,并进行本土化解读:一方面用案例说明这一理论在国内传媒研究的适用性;另一方面探析其在媒介效果研究的理论拓展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