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是初唐武后中宗朝活跃于政坛文 坛才情获得了武后和中宗李显的宠幸,却因陷入宫廷内斗而死于非命.一代才女的身世命运令人叹惋,也颇堪玩味.本文即对此加以研究,并进而探讨上官婉儿在当时政坛文坛的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士禛一生两次入蜀,三历栈道,每到一地,都吟诗作文,写景状物,抒情言志,体现了仰观俯察的时空视野、模山范水的景物刻划和深沉凝重的人事感慨,是对栈道山水的准确描摹和对内心情感的充分抒发。王士禛的栈道诗,完善了栈道诗的创作模式,不仅成为历代栈道诗的典范作品,也成为王士禛豪放诗风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3.
李宜蓬 《红领巾》2005,(3):110-113
吴澄是元代著名理学家,以往学者更多关注的是吴澄的理学成就,而对吴澄的人生经历重视、研究不够.吴澄生于宋末,在元初隐居乡间近三十年后,虽三次出仕,但又都很快辞官归隐,这种人生选择是耐人寻味的,从中可以看到吴澄的志趣及其思想,看到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在易代之际的思考和实践.研究吴澄的人生选择,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吴澄的认识,丰富对元代文人心态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增加对传统文人行为逻辑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王士禛一生两次入蜀,三历栈道,每到一地,都吟诗作文,写景状物,抒情言志,体现了仰观俯察的时空视野、模山范水的景物刻划和深沉凝重的人事感慨,是对栈道山水的准确描摹和对内心情感的充分抒发。王士禛的栈道诗,完善了栈道诗的创作模式,不仅成为历代栈道诗的典范作品,也成为王士禛豪放诗风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5.
吴澄是元代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在文学理论上面也卓有建树,其“唐宋七子“说对唐宋七位古文代表作家予以高度评价,确认了从西汉到唐宋的古文传承线索,体现了复古而不泥古、在继承中提倡个性的创作追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唐宋七子“说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将唐宋古文代表作家予以整体性概括,是唐宋八大家概念形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玄言诗的生成,与玄学的兴盛有着必然的关系.玄学的自身演变及玄学在社会上影响的扩大,是促使玄言诗出现乃至形成独特风格的前提.从玄学的思辩性与实践性、玄学的边缘化与主流化、玄学的诗意化与诗化三个阶段来考察玄言诗生成的历史进程,并通过对时代与社会的认知,辨析"文变染乎世情"在魏晋时代的特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电视产业:在整合、变革、博弈中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媒体冲击和三网融合带来的产业格局重新洗牌,电视究竟该怎样有效作为,怎样发挥自身优势,构建自身盈利支柱和核心竞争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首要前提是,对中国电视产业宏观产业格局、微观产业运行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了然于胸,针对时局关键和目标受众的需求,作出科学应对决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论课程是中文专业重要的专业选修课,以讲解古代文论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理论为主要内容,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概论等课程的有益补充,对于建构学生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具有积极意义。本课题基于多年教学经验。对古代文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多有探讨,对教学效果的实现亦多有思考.希望对于古代文论课程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废名及其作品所体现出的禅意识和儿童心态,早为研究界所关注,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二者是互通的两个方面:参禅悟佛越发使废名的心态趋近儿童,而儿童心态又促进了废名参禅悟佛。废名的禅意识和儿童心态,是“废名风”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0.
吴澄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文学理论家。理气论是吴澄理学思想和文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在文学创作论中吴澄提出“诗文以理为主,气为辅”,作为文学创作的指导原则,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根据对吴澄文论的全面考察,试图对这一理论的渊源及价值做出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