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克思主义哲学陷于空前困境,其主要原因是:客观上过去宣传教育过程中人为的“扭曲”和教条化、公式化,降低了人们对它的信任程度;内容上存在着与现实脱离、与中国传统文化脱节、滞后于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的问题。教学方法上理论与实际相脱离,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综合素质的教育。哲学理论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教学指导思想上、教学内容上、教学方法上加大改革力度,使其走出困境,再现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物理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因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会产生畏难情绪,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CAI在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物理教师应巧妙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切实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壶口游记     
今天,我放假了,正好与妈妈和她的同事一起去壶口旅游。在去壶口的途中,我们一路尽情欣赏着路上的景色,有一条小溪伴着我们哗哗地流着,好象在说“:快点走,快点走,我追上你们了。”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小溪不见了,我  相似文献   
4.
通过理论的表现形式、内容、产生过程、作用、继承性与开放性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全面论述了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之无愧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6.
"人格马克思"教育,就是要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风范,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当前,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人格马克思"方面教育与培养缺失。加强"人格马克思"的教育有利于构建"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人格马克思"三位一体的全方位马克思主义教育新模式。有利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的亲和力和兴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格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讲学习”的必要性、“讲学习”的基本内涵及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讲学习”三个基本层次的论述 ,系统地阐发了“讲学习”在“三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有感于当下的教育现状,回顾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对有教无类进行了当时与当下的纵向思考。认为,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提出和实践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但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并不能真正实现。今天,我们有了更好的实现有教无类的条件,应为实现真正的有教无类做出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阶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大学阶段的学习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大学生要尽快地掌握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律,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学做人与学知识的关系;成绩与能力的关系;自律与他律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身体与心理的关系,实现自身的健康、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的文化转型过程中总是渗透着“阶段性文化转型”。通过对近代以来的两次阶段性文化转型的比较可以看出 ,极度封闭的社会之后必将是文化的开放。文化发展的自身过程是由硬文化到软文化 ,其结果是从根本上拯救民族事业。今天的文化转型所承担的任务、自身的性质、引起的原因与五四运动时期有着根本不同。文化建设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过程中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精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