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动物词汇及其表达式在英语新闻中十分常见,可以使报道语言鲜活生动,增加稿件画面感和表现力。英语新闻报道中大量使用动物词汇来进行比喻,以引起读者的想象和情感联系。近年来动物词汇动词化用法日益明显,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和语义增值作用。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相同动物词汇经常带有不同的文化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动物词汇还被用来指代复杂、深奥的经济现象和金融规律,甚至成为专门的经济术语,被广泛应用于英文报章当中。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进入快车道。机遇与挑战并存。由于中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企业开展海外传播面临诸多国际舆论困境。本文主要探讨中国企业开展海外传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且提出具体实践策略和建议,助力其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更好推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会议新闻内容繁多、形式多样,对于传达方针政策以及使大众了解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外报道的重要信息来源。然而,中国会议报道长期以来存在写法死板、内容雷同、形式单一、针对性弱等顽疾。在对外报道中,应避免简单照搬国内会议报道方式,针对国外受众信息需求和接受习惯,改进会议报道的方式和方法,提升传播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升疫情风险评估为"大流行",全球拉响最高级别警报。在中国抗击疫情的同时,一些西方媒体借机颠倒是非,攻击中国政治体制,大搞污名化报道。我国主流对外传播媒体积极应对国际负面舆情,公开透明地发布疫情信息,有力驳斥了西方意识形态偏见,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应用程序(APP)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是人类感知能力的扩展或延伸",而手机凭借其高度的便捷性和兼容性,成功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真正实现了用户和媒体在时空中的无缝衔接和自由切换。新媒体时代国际舆论的复杂变化给外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外传播需要不断从粗放型的传播方式向精准传播的方向转型。《中国新闻周刊》英文版APP(NewsChina)自2016年5月运行以来,聚焦中国舆情,倡导精准传播,受众定位西方国家的中产阶层和社会精  相似文献   
6.
卓南生简介:1942年生于新加坡,祖籍中国广东,早年受教育于新加坡南洋大学,1966年负笈东瀛,获立教大学新闻学博士学位。卓南生从事日本研究和新闻评论长达50年之久,先后在东京大学和京都龙谷大学任教,现为龙谷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校客座教授。卓南生是资深日本政治问题和中日关系学者,著作颇丰,代表作是《日本的乱象与真相》、《卓南生日本时论文集》(全三卷)、《日本的亚洲报道与亚洲外交》和《中日关系出了什么问题?》(合著)等。  相似文献   
7.
标准麻花钻的刃磨在钳工生产实习教学中始终是个难点,对于钻头各种角度要求学生理解起来很抽象,在刃磨时更是无从下手,本人在教学中总结了一些口诀,把抽象的东西实际化、具体化,以方便学生记忆、理解并能够更好的掌握标准麻花钻的刃磨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学生掌握的不错,而且也很有兴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