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8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活跃着一支生机勃勃的力量,这就是中国青年与世界各国青年之间的对话与往来。党和政府领导人历来都十分重视中国青年的对外交往,充分肯定青年交流在推动国家关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3天,5月15日出版的《南方周末》披露了这样一条消息:"5月12日14点55分,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女主播孙静坐进直播间后,用镇定的声音向成都市民播报出第一句与地震有关的话——‘刚才大家都吓着了吧,我也感觉到了摇晃。’‘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请千万不要害怕,更不要慌张。不管你在哪个区域,千万别把自己暴露在不安全的地方??’"有网民称这是8.0级地震发生后出现在成都上空的第一道电波。  相似文献   
3.
“明天会更好”是2008年中曰青少年友好交流年的主题口号。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和“明天”的象征,“明天会更好”寄托了青少年对中日关系美好未来的希冀,也表达出两国青少年推动中目关系发展的坚定信心。为配合胡锦涛主席访目的“暖春之旅”,应日本政府邀请,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派遣中国青年代表团一行200人对日本进行了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5月8日,胡锦涛主席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参加中日青年交流活动时说:“我深信,青年代表着希望和未来,今天播下的种子明天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青年时代播下的友谊种子,将永远伴随着我们的人生。”2008年5月10日下午,中国青年代表团结束对日友好访问后乘机回国,代表团在北京亮马桥路附近的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举行简短的总结会,《对外传播》记者应邀对代表团成员进行独家专访。尽管成员们脸色稍显疲惫,,旦当问及访日感受等话题时,每个成员都进发出一种青年人独有的热情和活力,话语间流露出一种沉甸甸的收获和对中日关系美好明天的期待。在本刊编发稿期间,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编辑部全体成员都震撼着、感动着、行动着,纷纷参加捐助活动,尽自己微薄之力。为灾区献一份爱心。另一条消息也感动了我们:5月16日15时30分左右,目本第一批救援队抵达四川青川县县城乔庄镇,开始投入救援工作,这是首个抵达灾区现场的国际救援队。从日本国际救援队身上,我们似乎读出了中日关系“明天会更好”的更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