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文化理论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国维境界说深受叔本华理念论影响;其境界说和中国传统意境论之间的既有相似处,又有根本性差异;境界说在中国文论由古代向现代转化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事学术研究首先应对解释问题有所思考。本文对于中国与西方的解释观念进行了粗线条的梳理与论述 ,着力显示西方现代解释学的精髓及其缺失 ,为研究 2 0世纪中西文化交融 ,中国学者接受西方文化的学术轨迹 ,尤其是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提供一种理论视界 ,使学术研究能深入到对于接受者前结构层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陶渊明研究史上,尚无人研究过《宋书·陶潜传》的真正原作者是谁,而根据现代历史学观念,历史叙述对于历史对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试图追寻《宋书·陶潜传》的叙述者,解决陶渊明研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据现在所能使用的材料,《宋书·陶潜传》作者很可能是徐爰。  相似文献   
4.
朱光潜美学的传统文化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朱光潜美学尤其是诗论的传统化渊源上看,其以情趣为本的诗境论、对诗境中情与景关系的论述、其审美趣味、对儒家理想-和与序精神的继承以及对王夫这诗论的发挥等可以看作化对朱光潜美学观念具有非常明显影响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庄子要义在于世界之存在是道通为一的,惟达者能够通过对道通为一状态的领悟,达到逍遥自由的境界。此要义比较充分地在《逍遥游》、《齐物论》两篇中得到表达。但内篇篇名为汉人所命,背离了文本,本文对前人之误解作了梳理分析,提出了能畅其妙理的解释,不仅使庄子解释史呈现出一种新的面目,也使庄子之妙道得其正解。本文进一步就庄子思维之拘囿予以分析,指出其文本表达与实际思考之纠结,并提出一种新的哲学构想。  相似文献   
6.
朱光潜有着他独特的学术品格。他一生以积极入世而非出世的精神,感应时代文化思潮,在学术历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努力介入主导学术话语,却尽力保持着与权力话语或远或近的距离——这种距离往往由权力话语的强制性程度所决定——他或自觉或下意识地调整自己的个人情感、个人话语与时代学术大环境以及所处学术小环境的关系,同时,也着力表现出在主流学术话语框架内的独立思考,由此而获得相对独立的学术价值和相当程度的主流学术话语的认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