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庾信(513—581)生活在南北朝时代的末期。他亲历了梁王朝由安定而动乱、而濒于覆亡的破败过程,也目睹了西魏、北周和隋的变迁。庾信置身于历史转折时期这几个富于戏剧性的高潮,内心体验异常丰富而深刻。作为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用他所擅长的诗、赋、文,生动地层现了这一切。他的作品是我们窥视他的遭际和心灵的窗口。他以作品中鲜明的枯树意象体现出悲怆老成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唐初文学观念的核心是反拨六朝文学,其形成的思想背景是唐初史臣对近代历史的检讨。对于唐初文学观念的这一特征,以往文学研究界往往笼统地解释为唐初史臣出于"文学误国论"而向汉儒诗教说的简单复归,本文则通过对唐初史臣有关前朝政治与文学论述的辨析,指出诸家之间实有实质性差别,其中魏征等人立足政本理念的近代史观最终确定了初唐的思想价值框架,建构了初唐的文学感觉空间。  相似文献   
3.
古典文学界常把李白和杜甫对举,而“少年读李,中年读杜”的通行说法,言下之意也是李白诗词气飞扬,无拘无束,如同天马行空,是属于少年意气的类型,不同于老杜的沉郁顿挫,蕴蓄深厚。李白诗歌在多数读者心目中都深刻地留下了这样一种任达自在的印象。近日重读《李太白...  相似文献   
4.
臧清 《东方文化》2002,(4):50-59
在中学教育讨论沸沸扬扬的今天,最受人诟病的,莫过于语教育了。其中千夫所指尤在语教育从教材编选、讲解训练、阅读写作等等全方位的意识形态化或泛政治化。于是不少人大声疾呼“去政治化”,让语课回到语本身,让教育理念回到五四传统。这种讨论和认识确实让我们欢欣鼓舞,但其背后也隐藏着这样两个令人疑虑的假设:一是去政治化之后问题就可全部解决,二是存在着一个明朗单一的五四教育传统可供继承。对此我认为还可做进一步的考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