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逃出香港日本拘留营。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并同时进攻香港之前,我在香港的英国报纸《南华早报》工作,同时义务为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从事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2.
狱中岁月1968年,“文化大革命”进入所谓“清理阶级队伍”的阶段,无数人被抓起来,其中不少人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会遭此厄运,邱茉莉和我就是如此。1968年3月18日,午夜过后不久,我们刚上床,听到轻轻的敲门声。门外是两个青年同事。他们似乎  相似文献   
3.
“我爱中国,爱中国人民,中国就是我的家,是这种爱把我的工作和生活同中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爱泼斯坦刚刚度过90岁生日的爱泼斯坦——中国人民尊敬和热爱的老朋友离开了我们。去年4月,本刊推出了一组重点话题《致意,与我们共同走过的外国朋友们!》,让读者认识了几位与中国人民一道,为建设新中国作出贡献的外国朋友。同期,开始对爱泼斯坦先生的回忆录《见证中国》进行连载,受到了业内读者的关注。我们现将《见证中国》一书中最为精彩的新中国建设章节分两次奉上,以满足读者的强烈阅读愿望。  相似文献   
4.
我们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打倒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及世界上所有的法西斯。为了这一共同目的,你们到这里来了。这里是中国的一个偏僻的角落,既荒凉,从历史上来讲又相对地落后,但在这里你们可以亲眼看到一种坚强的决心,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要肩并肩地共同打击日本。你们会亲眼看到我们在这里正在抵抗日本侵略。  相似文献   
5.
我是在周恩来的窑洞里采访他的。这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和几个堆满了书报的书架。一个小小的发报机正开始发送第一批新华社新闻电讯。他不但关心报道的内容,当我问他所需的无线电器材如何取得时,他告诉我是他装在自己的手提箱里从重庆带来的。当时国民党当局对八路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连医药都不准供应,所以他常常利用经常来往于重庆延安之间的便利,把宋庆龄主持的保卫中国同盟所募集到的药品和医疗设备带到延安,因为他的座车和行李是不准检查的。有时他甚至于把许多体积虽小但十分宝贵的物件——如牙科的钻头和外科手术用线——放在自己衣服口袋里带回去。  相似文献   
6.
1968年,“文化大革命”进入所谓“清理阶级队伍”的阶段,无数人被抓起来,其中不少人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地遭此厄运,邱茉莉和我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我在广州停留期间,具有高度原则性,受人尊敬而又风度高雅的宋庆龄两次来到广州。她是“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遗孀。她在民族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亲临广州,是有深刻意义的,因为她在中国近两个重要时期都曾在这个城市生活和工作过。一次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古老的君主制以后,继续努力保持革命的势头;另一次是准备进行1924—1927年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大革命。  相似文献   
8.
1938年4月,我从充满乐观气氛的武汉去前线采访,目睹了自抗日战争开始以来中国正规军取得的第一次胜利。这一胜利使全国振奋,把高昂的情绪推向顶点。台儿庄位于江苏和山东两省交界处。国民党军队在正面作战,而远在北方的共产党游击队则切断日军的交通线,拦阻敌人的增援,这是在统一战线中互相配合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进入边区不久,发生了两件事情,很实在地显示出国民党仍旧在我们身边。其代表人物是谢保樵和他的几个亲信。但在边区,他们虽然想按他们的意志行事,却未能如愿。谢一见到王震就对他说.记团所有成员都由他管理,不允许单独行动。谢还说,这次来访的外国记都是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货,对中国一无所知,只想写一些有害中国统一的轰动性报道,  相似文献   
10.
出乎预料,接待我的是一位清瘦的、个儿高高的、戴着眼镜的知识分子,穿着像学生那样的蓝色制服,年纪并不比一般大学毕业生大很多,能讲英语和俄语。还有一位军官,他长得颇为英俊,满脸笑容。两位都比我想象的要年轻和洒脱。这使我轻松自在多了,便无拘无束地谈了起来。他们是什么人呢:那位职人员自我介绍说是秦邦宪(亦名博古),他曾任西北苏维埃政府主席。那位军官是叶剑英,他曾任红军参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