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英语吧     
最近,笔者一位同学去了趟美国,回国后,讲述了他移民美国的亲戚在纽约开汉语吧的经历. 他说,那个小店与其说汉语吧,倒不如说是"中国式"酒吧.在开业之初,店内装修、摆设和经营的茶水、饮料、酒类及小食品等都带有浓郁的中国色彩.因此也就吸引了大量当地华人华侨捧场.由于大家都是中国人,汉语自然是他们交流的第一语言,这给在学中文和想提高汉语对话能力的外国人提供了一个能多听多说多交流的场所.  相似文献   
2.
赖迟生 《职业圈》2006,(4):28-29
中国黄酒历史悠久,与啤酒、葡萄酒堪称世界三大酿造古酒,迄今已有5000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酒文化瑰宝。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外洋酒涌入,国内白酒也迅猛发展,黄酒的产量大大低于白酒。但是,黄酒特有的保健功能,药用和营养价值使得它依然拥有一席之地。以绍兴黄酒为龙头的国内众多黄酒企业还在发展壮大。我国广大农村每逢大节日都还有酿造黄酒的传统,人们俗称“农家酒”。从未来市场发展看,黄酒的春天正在来临,而由于黄酒比较容易制作的特性,小投资者开一家黄酒作坊可谓正逢其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