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特朗普政府高官不断炒作"中国病毒""中国责任"等负面论调的背景之下,美国涉华舆情呈现消极的发展态势。美方将疫情下的"叙事之争"视为深化对华战略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动向给中美关系带来不可忽视的冲击,需要予以充分重视。一、疫情下美国涉华舆论的总体态势和主要特点(一)特朗普政府高层持续炒作追责索赔等话题,加大对华"叙事之争"攻势。  相似文献   
2.
当前,"一带一路"业已成为理解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核心关键词,成为观察中国内政外交政策深刻变革的一个窗口。"一带一路"要想实现顺利"落地",首先有赖于做好"一带一路"的政策传播。然而,从当前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传播状况看,已出现传播内容空泛,核心、权威信息源不清,缺乏有效的对内政策传播等现象,"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正受到舆论和民意因素的牵制。做好"一带一路"政策传播,其核心要义是紧紧围绕"共"字做文章,将这一国际合作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讲清讲透。同时,还要"求实",各类传播主体要做好深度对接,找准"痛点",确保传播产品和服务"适销对路"。要讲好中国故事,注重传播内容和方式的针对性、差异性与融通性。此外,还要丰富政策传播的人才库,建立和完善传播效果的动态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3.
赵明昊 《对外大传播》2013,(10):25-27,1
环顾当今世界,地缘板块之变、国家转型之痛、发展方式之争、力量重组之显、有效治理之难无不表明全球政治再平衡时代的到来。中国外交要实现从安全外交、发展外交向立体的大国外交转变,进取精神殊为必要,但这种"进取"若缺乏相应的"转型"跟进配合,则注定行之不远。因此,中国外交要尽快实现兼具进取意识和必要转型的"战略转进"。从观念、手段和人才而言,中国施展全球性大国外交的"战略储备"仍显不足。智库汇聚各方精英,是联结智力、财力、权力、影响力的重要纽带。中国应充分利用世界知名智库的人才资源、专业优势和研究成果,深化智库交往。智库交往既要重视"面"和"线",也要着眼于"点",对有潜力的"新生代"力量要进行量体裁衣式的交往。通过智库传播和交往苦练内功,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智库外交的深度、广度、精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