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不断深化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播媒介的更新,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社会互动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肉搜索”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信息搜索机制凭借其高效性、创新性、实用性迅速崛起并得到广泛地推广与应用,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着重探讨“人肉搜索”的定义、发展历程、特点及成因,并深入挖掘“人肉搜索”现象中蕴含的传播社会学理论,从而更全面、更透彻地对“人肉搜索”这一社会热点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兴的社会现象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为致力于社会现象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了大量题材。近年来,农民集中居住在地方政府的强力推行下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界争相研究的议题。作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农民集中居住为我们进一步透析当前的社会结构、了解和把握人们的心理状况、预测社会的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从字面上来看,农民集中居住就是指农民从一家一户的散居状态中脱离出来,进入基础设施更完善、管理水平更高、服务功能更强的新型社区集中居住,并因此获得了城市居民的身份。实际上,农民集中居住不仅仅意味着居住空间的转移,移民的生活环境、居住方式和生存模式也因此发生了改变,甚至引起了移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层变革。因此,有人将农民集中居住称为当今时代的“大转型”,其社会影响是复杂的、深刻的和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3.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国扶贫的重要方式。因为地理空间的改变,扶贫移民面临生计资本、社会网络资本、社会文化资本的断裂,远距离扶贫移民尤其明显。移民新村建成后,村民为了更好地生活,主动寻找以往生活的痕迹,重建自己的舒适区,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新村的认同。以甘肃D村为例,移民村充分发挥主体性,以集体记忆的传承和延续重构了新村社会关系网络、居住空间和仪式习俗,形成了共同的身份话语,达成了一致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认同,促进了这一村落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传播社会学"课程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传播社会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传播社会学课程教学方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郭占锋 《成人教育》2012,32(5):50-51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提倡的平民教育思想以及乡村工作理念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积极倡导并践行"新民本"、"平等"、"参与"等工作思想,至今他的乡村工作理念和实践方法对于我国新时期农村成人教育仍然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