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各国文化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辽宁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葛晓音著《山水田园诗派研究》(国家“八五”期间重点出版项目“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丛书”之一),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山水田园诗派的学术著作。它的问世,是对于古代文学流派研究的深化和突破,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该书清晰地勾勒了山水田园诗派的总体面貌,深入论证了这一诗派作为历史存在的依据。山水田园诗派是唐代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揭示"襄阳会"故事的史实依据,梳理故事传承积累的过程之后,对元杂剧、元平话作品中的"襄阳会"故事作了比较分析,进而论证《三国志通俗演义》对这一传统故事的继承与超越,说明这部长篇小说虽然是"世代累积型"的,但它的写定者罗贯中的艺术创新之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转移支付是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平衡,而通过一定的财力转移平衡财政资金的活动.针对我国目前尚无完善的转移立法体制,文章从当前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出发,探讨我国财政转移立法的若干意见,完善转移支付立法.  相似文献   
4.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夜风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棒,车师西门伫献捷。  相似文献   
5.
唐传奇中人鬼之恋题材的开发有一个从模仿六朝志怪到独立创造的过程;将志怪的荒诞审美情趣与传奇的细腻笔法相结合,突出人物形象的刻画,从而使唐代人鬼之恋小说具有了新的艺术品质;而这种小说艺术的成长,又与道教精神的影响分不开。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末三卷书(相当于毛本最后16回书)对三国归于一统这一历史趋势所揭示的艺术深度,以及罗贯中对这一历史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是清中叶著名诗人、史学家赵翼(1727-1814),以诗的形式表达他的诗歌理论的组诗。“李杜诗篇万口传”,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它之所以深受文学史家的重视和一般读者的喜爱,在于它以精辟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道出了诗歌创作的生命——创新。  相似文献   
8.
钟林斌 《教学随笔》2008,(12):54-55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是唐代诗人岑参(715-769)在首次赴西域从军途中写下的绝句。它以质朴而又动人的话语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思乡思亲的痛苦与建功立业的雄心之  相似文献   
9.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子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是李白35岁客游洛阳时写下的一首绝句。其时为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离开西蜀已整整十年了。这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介绍“连环计”故事的史实依据的基础上,着重讨论这个故事在小说戏曲创作中的传承与演化,以及这些作品在审美趣味和对历史人物评价尺度等方面的差异;对其与传统思想文化的联系,也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