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其拆迁后的更新不仅关系到城市品质的提升,也涉及失地居民的生计问题。以往传统的“大拆大建”模式,往往会忽视城中村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其普遍面临空间福利失配、持续生计乏力、互动机会欠缺等不包容困境。因此,如何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实现城中村拆迁后的包容性更新,满足失地居民的可持续生计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外失地居民包容性研究及实践进展,分析城中村失地居民的包容性困境与需求,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建构了包容性的城中村拆迁后更新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框架,并以苏州陆慕老街为实践案例,结合设计框架从“情感-自然、实质-经济、交往-社会”3个维度,提出“功能聚焦、空间营造、交通建构、绿色均等、设施共享”的技术路线,旨在为构建包容性的城中村拆迁后更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