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刘禹锡被贬谪放逐远州23年,创作了许多经济生产民俗诗歌,内容新奇,形式多样,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中唐时期朗州、连州、夔州三地各族人民的生活生产习俗,具有很高的民俗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的一生中,曾数度为官,而每每又旋即辞官归田,这种复杂而矛盾的经历,为后人颇多揣测争议,但见仁见智,始终都没有对其归田的最根本原因得出较为一致的看法。笔者近日重读陶集,仔细搜检其思绪情感,难以割舍的秉性、对亲情故根本原因发觉其对田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深深依恋情结,这种情结包括他对田园生活旧的眷恋以及欲以诗文彰显于世的愿望.笔者以为这些因素才是陶公归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公文是为现实服务的,是党政机关处理事务、实施管理、开展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文的作用就曾明确规定,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也规定党的公文“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  相似文献   
4.
刘禹锡的乐府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独具特色.他以丰富的社会生活体验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在乐府诗创作中求新求变,不断拓展新的题材领域,使乐府诗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具艺术感染力,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刘禹锡在永贞革新后,被贬谪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地二十三年,在漫长的谪居生活中,他亲身感受到巴蜀吴越等地奇异的土风民俗,由此而创作大量优秀的民俗风情诗歌,形象地描绘异彩纷呈的民俗生活事象,展示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神奇迷人的风俗画卷,为人们了解唐人的社会文化生活,开启了一扇五彩斑斓、引人入胜的窗口,具有很高的民俗审美和民俗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韦燕宁 《文化学刊》2008,(5):101-105
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和《竹枝词二首》从内容题材到语言风格都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其内容题材既有对巴蜀世俗风情和山区民众的生产劳作的描写,也有对峡江山川胜迹和男女婚恋爱情的抒写,真实地表现出巴蜀人民的思想感情。而语言艺术则是俚而不俗,俗而趋雅,自然清新,雅俗共赏,不但为文人所喜爱,也为民间所接受和传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