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鬼作家》作为菲力浦·罗斯的重要作品“朱克曼三部曲”的第一部 ,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 ,因而常被解读为作者对自己创作意图的辩解。但是抛开这种简单机械的对应关系 ,转而探求主人公朱克曼抉择背后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 ,我们不难发现体会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朱克曼和作品中另一主人公艾美的选择不仅仅是个人的决定。他们的探求与挣扎代表了这一代犹太人在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夹缝之中的犹豫彷徨 ,折射出作者对背负着沉重历史的犹太民族的心态的深入了解和对该民族出路的孜孜探求。隐藏在作者反叛嘲讽的声音背后的是他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之一的《德清扫蚕花地》新近出版. 德清蚕桑史起源可追溯至距今五千年前马家浜文化晚期新石器时代.扫蚕花地是集众多桑蚕民俗之大成的民间歌舞,至少也有上百年历史.2009年,德清扫蚕花地习俗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还入选《中华舞蹈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等书籍,享誉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