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梁小斌的诗《雪白的墙》虽然看似简单,但却经得起分析和推敲。这首诗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诗中存在着两种文本:显性文本和潜文本,显性文本以孩子的视角写出,潜文本写的则是成人世界,文革的灾难以及更广阔的人类灾难和这些灾难带来的哀伤以及重见天日带给人的惊喜,两种文本的运用带来了诗学张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另外,此诗无论在语言的运用还是在意象的选择上都起到了"微言大义"的效果,对于这些诗歌手段的分析对于理解作者的深意和复杂的抒情动机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2.
“也许在若干年以后,我回到湖大,会不知道去哪里逗留,也许只是匆匆去一下就走,如果还有‘堕落街’的话,可能就会到‘堕落街’吃夜宵什么的,在不经意中就回母校了,兴致来了的话,还会绕着学校走走,如果没有‘堕落街’,这事基本不会发生。”  相似文献   
3.
自由恋爱建立的幸福家庭,终因生活的平庸而走向瓦解,爱情走进了婚姻的坟墓,由爱到无爱,由真实到虚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坚持对命运的不断抗争中,完成了爱情的悲剧。于无爱人间的摸索与反抗,都归于鲁迅先生的虚无世界中。用希望做自欺的口实:"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相似文献   
4.
1929年,沈从文由徐志摩介绍到当时胡适任校长的中国公学教书,主讲大学一年级的文学课。从未登过讲台的沈从文既兴奋、又紧张,事先做了认真准备。 第一次登台授课的日子终于来临了,教室里挤满了人。沈从文低着头,急匆匆地走上讲台,抬头往下一看,只见黑压压一片人头,心里陡然一惊,大脑一片空白。上课前,他自以为成竹在胸,既未带教案,也未带教材,这一来他失去了任何可供攀援的依凭。由于内心过度紧张,他差不多过了十分钟,才平静下来,发出声音。预定一小时的授课内容,十多分钟就说完了。这时他只得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