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朱政惠、崔丕主编的《北美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一书,于2013年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70多万字的论文集,主要来源于2011年上海举行相关国际学术会议提交的学术论文。论文作者人数众多,为全国各个大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单位,以及美国多所大学的学者。论文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了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史的各个方面。无论是从内容特色、学术信息量还是学术观念上看,本书都是非常值得关注、应当认真阅读的著述。  相似文献   
2.
《旧满洲档》与“内国史院档”关系考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旧满洲档》与内国史院满文档册 清入关之前,在创建和巩固其民族政权的军政活动中,还使用本民族的文字——满文书写公文、记录史事,形成了数量可观的满文档册,其中按时间顺序记录史事的记事性档册不仅部帙庞大,而且内容丰富、年代连续,史料价值最为珍贵。这些入关前的记事性满文档册,在其编写、保存和留传的过程中,历史地形成了两种典籍,即《旧满洲档》和内国史院满文档册(后简称“内国史院档”)。 1.《旧满洲档》。清入关前的满文档册,在清廷入主中原之际,随同其他许多文件一起运到北京,一直存放于内阁库中。乾隆六年七月,鉴于当时所见及的三十七册入关前满文档册多由无圈点老满文写成,清高宗谕令编辑一部老满文字书,以作为阅读满文旧档的工具。十一月间,这部字书基本完成,大学士鄂尔泰等在进呈该书时奏称:“再查此档因年久残阙,既期垂之永久,似应逐页托裱装钉,为此谨奏请旨。”这个提议得到批准,于是,三十七册旧档得到裱装,并编以《千字文》的字号。但这次编号乃信手拈来、漫无顺序,如清太祖朝记事最早的一册编为“荒”字,在《千字文》中为第八字,而清太宗朝的一册却编为第一字“天”字号。  相似文献   
3.
4.
主持人的话 :2 0 0 2年 10月 2 7— 2 8日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新中国史学的成就与未来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6 0余位学者与会。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史学研究所所长龚书铎教授在致开会辞中指出 :这次研讨会的宗旨是通过讨论 ,以达到对新中国史学有进一步的正确认识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 ,更好地推进当代中国史学的发展。与会学者何兹全、王钟翰、张传玺、金冲及、田余庆、林甘泉、蔡美彪、王思治、张海鹏、庞卓恒、王桧林、刘家和、陈启能、李伯谦、邱树森、王晓秋 ,李根蟠、张国刚、顾奎相、吴怀祺、陈其泰、房德邻、江涛、邹兆辰、钱茂伟等教授在研讨会上各抒己见 ,对新中国史学在发展中的成就及其经验教训作了深入的探讨 ,对中国史学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设想和思考。我们将在《史学史研究》上发表有关这次研讨会的详细纪要。从学术史上看 ,前人的积累 ,正是后人的起点。我们举办这次研讨会 ,是考虑到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史学做出实事求是的、合乎科学认识的评价 ,是当前史学健康发展的前提之一。人们在认识上的差别和评价上的歧异 ,总是会存在的 ,通过讨论和切磋 ,求大同存小异 ,可以不断在一些问题上取得共识 ,而在一定条件下的共识 ,可以  相似文献   
5.
《左传》是否被刘歆伪造或窜乱,争议极大,涉及《国语》一书。运用历史年代学家刘坦对星岁纪年的研究成果,分析《左传》《国语》内出现的岁星纪事,可以找到刘歆窜乱二书的铁证。刘歆《三统历》制定了十二星次的新名称体系,是此前各种书籍文献所无,《史记·天官书》仍采用先秦石氏"星经"的名称,即为明证。而新的"星纪"、"大梁"等十二次名目,其思路和来源,只有刘歆才可能设定,他出于构建新学术体系之目的,加之政治投机需要,遂采取书籍文献上作伪、掺假的行为,结果身败名裂,这是学术史上的一大教训。  相似文献   
6.
《毛大将军海上情形》与中日两国的学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文龙是明季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在明朝与后金努尔哈赤政权的战争中,作为明朝的一员将领,占据辽东海面上皮岛等一群海岛,对后金袭击骚扰,牵制了努尔哈赤的向南进攻。但与此同时,毛文龙强横专断,遇事往往不受明朝官员控驭,而且面对后金政权进行的招降活动,也曾与之信使往来,予以周旋。现存的历史记载以及近世学者的论著中,对毛文龙抨击者有之,肯定者亦有之,然而有关毛文龙历史活动的资料却相当匮乏。于是,原书已佚而存于日本的抄本《毛大将军海上情形》一书,就引起历史学者的关注。一 《毛大将军海上情形》的原抄本,今存于…  相似文献   
7.
清代著名的史学家章学诚,对于古代史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有一种对于史学的总体观念,并且形成了对史学整体结构的设想。章学诚认为:“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纪一朝,天下之  相似文献   
8.
日本尊经阁文库对于中国大多数学者来说,似不及东洋文库、静嘉堂文库声名显著,但其图书典藏别有特色,在中国域外汉学的研究中,应当充分地予以重视和利用。 尊经阁文库是日本前田氏的私家图书馆,自16世纪中,前田氏即为日本加贺藩主。第三代藩主前田利常喜好收集图书,文物,第四代藩主前田光高亦然。而第五代藩主前田纲纪(1643—1724)则格外注重搜集图书、搜求文献,对中国的和日本的古本、抄本、珍本典籍的收罗不遗余力。早在16世纪末,日本入侵朝鲜时曾掠夺大量书籍,后流转于日本国内,成为商品,前田氏是这些书籍的积极购求者之一,这样,前田氏家藏图书就形成兼具和(日本)、汉(中国)、韩(朝鲜)三国文献的特色。前田纲纪具备一定的学者  相似文献   
9.
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是清入关前两朝的杰出君主,他们在开创基业的戎马倥偬之际,仍十分注重历史知识的学习,并且应用于军政活动之中。他们学习历史、运用历史的方式,具有鲜明的特点,值得总结与研究。一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清太祖在建立后金政权之前,就十分注意了解历代政权兴亡的史事,曾向其诸子说:“凡明国、朝鲜、倭子、蒙古等诸大国帝王,垒世持善修德而得势之例,或居心邪恶、重财贱德而失败之例,以及各种道统我皆闻知也。虽闻知此良典善语,尚未觉慊,仍欲再问再闻也!尔等诸子之所闻所知,岂多于为我耶?至良典善语,尔等纵有闻知,亦应勤加闻之记之。”这充分表明了清太祖对历史知识的强烈求知欲,并且要求其子在这方面更加努力。清太宗皇太极在太祖诸子中,以“性嗜典籍,披览弗惓”著称,  相似文献   
10.
在史学界,多年以来讨论的"史学评论"或称"史学批评"问题,所涉两个词语含义相同,但选用不一。实际上稍作辨析,以"史学评论"为佳。史学评论在学科上何所归属?学界流行两种见解,一是主张自成一门学科,二是属于史学理论,二说皆不允当。史学评论是史学史学科的一项内容,是史学史评议以往史学现象向当代的延伸。史学史视域下的史学评论要将评论对象置于历来史学发展的进程中作定性和定位分析,眼光是长时段的、广视野的,具备深入的学术性。史学评论的价值标准,只有学术标准一项,其他因素都应该深化为学术性评议。史学史视域下的史学评论,需要克服难点,承当其推动历史学健康发展的学术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