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乔秀宏 《青年记者》2017,(26):80-81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电视访谈节目从中央台到地方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主持人作为掌舵者与节目相互催化,在吸引资金注入、保持话题热度、提升情感共鸣等方面,跨平台创造着访谈节目的传播价值.本文借助伯明翰学派话语分析五层级中的话目层级,对娱乐类和记者型访谈节目主持人进行诱发、附和话目的对比,分析其话语风格的差异如何体现在各个基本话语单位上.  相似文献   
2.
乔秀宏 《东南传播》2018,(6):116-120
近年来的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作为休闲娱乐和信息获知、分享的重要渠道,也为大众提供着发声平台.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调查了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中人们的转发行为现状以及产生转发行为的动机.研究发现:该类事件的性质弱化了社交媒体平台的社交属性、尊重需求,转发行为主要出于利他动机、认知需求、安全需求和情感需求;各类动机的同意程度越高,微博转发形式越多样化;女性比男性在信息防范和评论警惕性上显示出更高的媒介素养;年龄和专业背景也会在不同动机的同意程度上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些发现可以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及时、准确扩散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