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松江二中开展的责任教育,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教育实在,成效明显。现在进行责任教育的不只有松江二中,但是松江二中的责任教育却有其自身的特点。特点一:起点高,有深度。学校不是在进行一般的责任教育,而是从人生观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且有一些深层次的思考。责任是从道德价值的角度说的,是公共道德中一个核心的问题。松江二中从这个切入口来实施教  相似文献   
2.
德育的变革与变革中的德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主要概述了近两年来德育在实践中的变革及其影响,并提出当前社会变革中德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应对策略。本文认为,当前德育面临的新问题主要有:现实生活的价值对学校教育原则的冲击;传统观念与现代理念的交织,网络虚拟的负面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失真,本文提出,德育应进一步作出的相应变革是:贴近生活,夯实基础,整合教育,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评精神的思想意识,培养自己的判断力,成为社会所需的责任公民。  相似文献   
3.
价值观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在价值取向多元、转型的社会中,德育需要给青年一代以什么样的价值导向,以及如何帮助和引导青年一代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除了按照一般学生的要求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之外,对他们还有特殊的要求,归纳起来就是一个“范”字。师范生,必须能为人师表,甚称典范。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因此陶行知十分注意培养师范生的品格,从多方面对他们进行教育。陶行知对师范生的品格培养,最根本的一条是要他们树立“为老百姓”的人生观。一切为了老百姓,这是他的做人品格的第一要素。他提出,教师的职务“千教万教,教  相似文献   
5.
师生互动准则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师生互动是师生双方在教育活动中相互交流、影响的一种不断作用的状态;影响师生互动的主要原因是良好的教育情境、明确的自我意识、对对方的知觉以脑对对方的期待。促进师生互动的四条准则即相互尊重、情感交融、自由选择与参与体验。结合案例提出德育中充分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必须遒循的准则。  相似文献   
6.
如厕问题     
像我这种有苦大仇深的成长经历的,无不对集体蹲坑的年代记忆犹新。当年读书的时候,条件简陋,厕所是一字排开的水泥板,每天早上座无虚席,一抬头就能遇见熟人,倘若遇到偶像亲自上厕所,更是三生有幸:哟,您真是视名誉如粪土,90多分的试卷也拿来擦屁股,啧啧……一次,我遇到了数学老师。长于数字的他这次大概算失了手,手纸竟然不够,于是我倾囊相助,从此数学老师对我刮目相看,多年后重逢,仍相视一笑,背后这段交情是无人能比的。在海外工作的时候,使馆驻地的厕所是冲水的蹲便器。一次,几位新西兰友人  相似文献   
7.
一 松江二中开展的责任教育,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教育实在,成效明显.现在进行责任教育的不只有松江二中,但是松江二中的责任教育却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和国际声望的教育家,应该首推陶行知先生。陶先生是最先提出中国教育改造的身体力行者,探索开辟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立的教育道路的人。他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陶先生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在为我国的民族解放,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还有不少人至今在各级岗位上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他所创办的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和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学  相似文献   
9.
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冲突与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冲突与教育上海师范大学古人伏朱炜一个人以什么态度对待人生,用什么尺度观察社会,以什么样的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价值观问题,也是公民素质的一个根本问题。因此,价值观教育是形成学生良好品德的教育,它从根本上教给学生如何做人的道...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国际化走向的日益明显,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态势,需要年轻一代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关注世界的发展,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为此,德育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了解他人,确立世界公民意识,以便在未来的发展中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论文对世界公民教育的内涵、主要教育内容及方法途径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