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克林顿访华报道看美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年克林顿总统访华期间,《纽约时报》记者采访了普通美国人对克林顿访华和对中国的态度看法。大多数被采访者表示了对总统访华的支持,但也表示了对中国的某些怀疑和忧虑。“美国公民对这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的不安”是有来由的,在美国媒体上中国长期被人权、宗教、武器...  相似文献   
2.
引  言1999年5月8日,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激起了“自60年代文化大革命以来规模最大的反对外国的运动”(Faison,1999年5月8日,P.A8)。轰炸驻南使馆迅速激起了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反美情绪。美国宣称是误炸,但是,5月11日北京一家叫零点公司的非政府调查公司对中国3个大城市的居民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中有90%都不相信是误炸,80%的人表示不喜欢美国的国际政策。在美国,杨克勒维奇伙伴调查公司(YankelovichPartnersPoll)于5月26日和27…  相似文献   
3.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后,全国上下群情激愤,掀起了抗议浪潮。一向以客观公正自居的美国媒体对这两个事件是如何报道的呢?笔者对5月8日至5月15日一周内的美国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CNN、ABC等的相关报道进行了整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媒体———民意塑造者对该事件的立场和观点。一、美国媒体报道的几个聚焦点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中国各地的抗议浪潮,都进行了集中报道。通过分析发现,美国主流媒体这次似乎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