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前四史的四位作者,均为遭遇不幸的史家。司马迁是“太史公下蚕室”,班固是两度身“在缧之中”而最后困死于囹圄,《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因受株连而身遭刑戮,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则是一生坎坷,屡遭摧折,身后更蒙受莫来由的诬枉。我们这里要说的就是这位不幸史家在撰写《三国志》时不得不用曲笔的苦衷。  相似文献   
2.
在《一叶爱国诗选》中卢广绩老先生所写序言里,一再提到与一叶关系密切的荆有岩先生,在出版这部诗选时有幸此老尚在,当时任辽宁省政协常委,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老先生听说《一叶爱国诗选》即将出版的消息,极为激动,亲自动笔写出题为《写在王荫南爱国诗词后头》一文,文称:“1932年余任华北财政特派员,一叶经卢广绩先生介绍任特派员公署秘书。时国难当头,一叶忧国诗歌常披露于《大公报》端,时称青年爱国诗人,盖名下无虚士也,”“更忧伤于国事,以致身体文弱,蔼然一书生也。”以后,又“致函介绍西安张汉公总部,经卢广绩先生引见汉公,一叶得蒙延聘入幕。”“一叶先生被捕入狱后,  相似文献   
3.
再说“书如其人”,亦即“字如其人”。此语较“文如其人”更加含混而难以确诂。比如清代刘熙载《艺概·书概》中有这样的话:“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这里所说的“如其学,如其才,”都好理解,因为透过一个人的书法作品,可反映出作者的学问深浅和才气大小,这是有据而可以证实的事;但  相似文献   
4.
学海无涯,并无完人。即使在权威学者的著作中也难免偶尔出现一点小的纰漏,这有多种原因。有的因为当时条件所限,无法得见有关的重要资料;有的由于时日仓促,未暇全读相关书籍;也有的出于记忆有误,未经考证这些情况的产生,都并非学者本身的根本问题,只不过稍有不足之处而已。  相似文献   
5.
《千家诗》是一部流行颇广,影响较大的唐宋近体诗选,对于普及格律诗中的名家名作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许多人是从这个本子步入古典诗歌的殿堂,它至今仍有着一定的可读性。尽管入选诗作的内容上不可避免地有着历史的局限性,总的说来,应是瑕不掩瑜的。 但也不无可议之处。首先是它的选诗,尚有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比如几乎家喻户晓的署名杜牧的七言绝句《清明》:  相似文献   
6.
对王荫南烈士的生平及其行事与操守略如上述,而作为一位学者和诗人,更不可忽视的是他的文学主张。这里只略举数语,便可见一斑。他认为:“论诗之主旨,固以国计民生社稷为准则,”“古人所谓民胞物与者,非民自胞而物自与也。我即民胞之一也,故民有痛而我亦痛;我即物与之一也,故物有苦即我有苦。”因此,要求诗人“要以饥溺为本怀,恻隐为初志,博爱平等为其一生之大欲,合世界国家于一身者也。有一夫不得其所,则诗人不得安,诗人之自身咏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知道作诗和写论文不同,是指其思维方法和表现形式各有特点。这里要说的是有的学者或诗人,由于某种原因,同一个作者对于同一个人物或事件,在他所作的诗里会与他在文章中的评价标准出现分歧,也有的属于尽人皆知的史实,但在诗歌里却作了另一种描述。在这种情势下,只有互相参证,不据单一的说法为准,才不致弄错。 即以白居易的名作《长恨歌》为例,诗人自己也认为”一篇《长恨》有风情”是他的得意之作。诗中的杨玉环谁都知道是唐玄宗李隆基“父纳子妻”强夺了儿子寿王之妻而成为杨贵妃的。但白居易要“为尊者讳”,在《长恨歌》的开头部分有意回避这段不光采的历史,他写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白居易的做法可以理解。而有的学者本身是历史学家,对于有的史实本即知之甚稔,但在作诗时也出现了另一番咏叹。《新五代史》的作者欧阳修在其《欧阳文忠公集》中存有一  相似文献   
8.
《询美堂诗集》是明末清初贵州的杰出人物杨文骢最后的一部诗集。 杨文骢(1596-1645)字龙友,号山子,贵州贵阳举人。是南明抗清兵败,壮烈殉难的英雄;也是明末文苑中享有盛誉的诗人和不可多得的书画名家。最令人痛心的是,他殉难时正当不满50岁的盛年,所造成的损失便难以估量。即使他生前在诗、文、书、画诸方面的创作甚丰,  相似文献   
9.
陈寿在《三国志·魏书·王朗传》中,附有王朗的儿子大学者王肃的传略,其中有一段专写魏明帝与王肃君臣二人有关司马迁写《史记》的对话,极为重要: “帝又问:‘司马迁以受刑之故,内怀隐切,著《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对曰:‘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刘向、杨雄服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谓之实录。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于今此两纪有录无书,后遭李陵事,遂下迁蚕室。此为隐切在孝武,而不在于史迁也。’” 这段文字的历史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表明到三国末年《史记》中的汉景帝和汉武帝二人的本纪尚属“有录无书”,可见今天我们见到的这两篇本纪乃是王肃以后的学者们所补写,此其一。魏明帝  相似文献   
10.
唐诗与书法     
唐诗与书法是唐代艺苑中的两枝奇葩。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足以彪炳千秋,而且在人类文化史上,也会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从诗的角度说来,鲁迅就曾说过好诗几乎为唐人作尽的话;闻一多在论及唐代诗歌成就之大时,也曾有过“与其说唐诗,毋宁说是诗唐”的宏论,在他看来,唐朝那个时代是属于诗的。从书法角度看,历来晋唐并称,意思是说,唐代的书法成就是在继晋代王右军父子为首形成的高峰之后的第二高峰。且不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