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 ,自本世纪 2 0年代以来 ,虽然有了很大变化与发展 ,但至今仍是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三大块的模式 ,课程的设计以知识、书本为本位 ,课程分散 ,与培养目标脱节 ,缺少综合性的专业训练 ,不利于形成专业整体能力与养成专业人才的职业行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 ,造成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使高校的课程改革形成这样一些趋势 :即信息化趋势、综合化趋势、创新性趋势与高素质趋势。这些趋势对我国高校不同专业将产生不同形式与不同程度的影响 ,课程的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 ,…  相似文献   
2.
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高起点”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龙头,高等学校在教育系统中居于最高层次。在“科教兴国”的今天,高校的战略地位尤为重要。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特征,而且是高等学校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高校是一个国家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为重点学科建设跟踪服务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校图书馆资源的特点,探讨了利用现有资源为重点学科建设跟踪服务的模式,指出建立重点学科前沿研究方向的跟踪体系、建立重点学科教师学生的文献管理培训体系和建立重点学科情报通报体系是图书馆为重点学科建设跟踪服务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4.
从奥苏伯尔和布卢姆学习理论的借鉴中探索学习教育问题于淑云本世纪现年代后期,学习理论异军突起.它是科技革命大潮推拥下.脱颖而出的“新生儿”.如果把布鲁纳作为学习理论界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那么奥苏伯尔、加涅、布卢姆等就是相继产生的学习理论群体代表.他们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唐山师专部分学生学习意向心理的调查,对师专生的学习心理趋向进行了解,并对调查结果所示的学生学习动机复杂多样、学生对学校管理工作和课程设置等的要求以及对教师、教学的要求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揭示教育的根本特性来阐发现代教师职业对现代教师形象的理想追求。——教师应该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同时探讨了现代教师在育人的伟大实践中求真、崇善、创美的“必然之理”。  相似文献   
7.
网络作为现代文明的结晶,作为信息化传递的主要载体,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网络这把双锋的利刃,在给现代社会带来革命性变革的同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冲击,特别是对上网的最大群体--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更为严重.本文从网络技术的特征分析,阐述了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网德"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中最宝贵的教育遗产之一。其中师范教育思想,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在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温陶先生师范教育思想,倍受启发,特别是他提出的“第一流教育家”的思想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教师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正如陈云同志所指出:“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培养什么样的教师,这是师范教育的核心问题。陶先生在1919年写的《第一流的教育家》一文中写道:“我们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育、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  相似文献   
9.
试析邓小平的教育管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析邓小平的教育管理观广东湛江师范学院于淑云邓小平的教育管理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精华。一、邓小平的教育管理观基于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性思考,在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根本措施是教师职业专门化,教师只有成为专业人员,才能体现出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而教师专业成长问题是跨世纪园丁工程急待解决的问题。文中针对教师专业的界定、现代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及专业成长路径等进行了阐述,特别强调指出现代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路径:塑造教师完美之人格与强化主体意识。只有这样,现代教师专业成长才能在追求教育的真谛中呈现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