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6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电影被介绍到中国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最初上映美国电影的地方是香港、上海、广州、天津等地的戏院。二十年代初,美国的武侠神怪片开始在中国盛行,著名演员范朋克以擅长此类影片而成为中国影迷心目中的英雄。范朋克的《侠盗罗宾汉》、《三剑客》、《月宫宝盆》、《黑海盗》等影片在中国上映后,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得中国一时期武侠片盛行。大中华百合公司的影片《美人计》就是模仿《三剑‘客》和《黑海盗》的拍摄技巧,而且还获得成功,反映了早期美国电影对中国社会传统文化意识的影响。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2.
1834年8月1日,第一个来中华帝国传教的英国“伦敦会”(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Rev.Robert Morrison)在广州病逝,这一消息在欧美各国传教士中引起很大反应,不少人发表悼念文稿,赞颂马礼逊为基督教传教事业作出“突出的贡献”。广州周围的英美等国传教士和商人“为了永远铭记他所建立的功绩,于1835年1月发出倡议,决定成立马礼逊教育会(the Morrison Education Society)”。这一倡议很快得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汉学研究中,费正清等倡导的“冲击—回应”模式和保罗柯文为代表的“中国中心观”模式,形成了当代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两种对立的理论体系,从不同角度来认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都各具重要参考价值,也各有失之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是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时期 ,也是美国积极准备对外扩张建立世界强国的重要时期。体现美国理想主义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门户开放主义 ,极大地加快了美国向远东地区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扩张的动机。中国在远东具有重要地位 ,研究中国对美国制定有利的对华政策很有必要。所以 ,进入 2 0世纪后 ,美国的汉学研究逐渐成为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代名词。汉学研究机构的纷纷建立二十世纪初 ,美国对中国的认识仅限于书本 ,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一种是欧洲启蒙运动所描绘的理想化的中国 ,另一种是 19世纪所接触的落…  相似文献   
5.
仇华飞 《历史档案》2003,14(1):92-97
早期中美关系,自1784年“中国皇后号”(China’s Empress)首次来到中国,经历一段较长缓慢的发展时期,中美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广州港的货物贸易,文化交流仅表现在一些美国传教士在中国沿海地区建立慈善机构方面,中美两国官方交往几乎没有。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中美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中英《南京条约》迫使中国沿海五口对外开放,美国认  相似文献   
6.
仇华飞 《历史档案》2002,(1):121-126
1928年5月,北京政府解体后,美国对南京政府态度发生变化,美国准备承认这个政权。但 承认南京政府是同修订条约紧密相连的①。因为南京政府首先照会美国驻华公使马克谟(J.V.A.MacMurray)称, 中国准备开始与各国进行谈判,以修改不平等条约,首先是解决关税自主问题,并以此作为 中外建交的条件。对此,美国国务卿凯洛格(Frank B.Kellogg)根据总统旨意授权马克谟为 美国政府全权代表,同中国进行修订关税条约谈判。同年7月25日,马克谟与南京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在北京进行为时一天的谈判…  相似文献   
7.
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美国为了抢先获得对华发展经贸关系的优越地位,在南京政府发表对外宣言后不久,国务院首先致函南京政府外交部,愿意在平等的基础上修订中美关税条约,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个承认中国关税自主的国家。美国这样做的动机很明显,进一步为本国商品寻求更好的销售市场,让它们在华合法的享受优惠待遇。  相似文献   
8.
十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门户开放”问题不断进行研究,对“门户开放”政策的成因、历史背景、政治目的等展开讨论,也曾有过激烈的争论,发表过不同的见解。从已有的学术成果来看,学者们所持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种观点认为,“‘门户开放’政策从本质上说是美国保障和扩大其在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政策,但在客观上对抑制或延缓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起过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929年10月,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国家把加紧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控制掠夺作为摆脱危机的手段,中国也就成了他们控制掠夺的重要对象。帝国主义国家对华商品倾销更加猛烈,致使中国的进口货物剧增,出口货值大减,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1931年中国对外贸易入超为81641亿元,创中国对外贸易史上入超最高纪录。日本、美国和英国的商品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英国这个自鸦片战争以来就一直在对华贸易中名列第一的国家,虽然早已失去了对华贸易的黄金时代,但“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英国趁中日贸易大幅度…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美国在20世纪初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活动作了系统的剖析。通过美国策划成立东三省银行,实施锦瑗铁路借款与诺克斯计划,进行币制实业借款等事件,说明美国对我东北主权的侵犯蓄谋已久。这些侵略图谋与沙俄、日本对我东北的侵略计划发生矛盾与斗争,最终导致日本将美国势力从中国东北乃至整个远东地区驱逐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