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当前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紧张的工作节奏、激烈的岗位竞争让人们在捕捉机遇发展事业的同时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内心压力。行政工作者正忍受着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已严重影响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揭示了当代行政人都出现的职业健康问题,并提出了自我健康测量的标准,深刻剖析了当代行政人职业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学校的改革面临着复杂、多元的文化生态环境。计划经济下社会运行是稳定的,封闭的。师生之间有着强烈的等级本位的社会关系,它强调师道尊严,唯上、唯权、唯书。追求的是整齐划一,要求培养的人才是“驯服工具”,不重视人才的主体作用。这种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现代教育能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要求,它不以选择教育对象作为教育活动的前提。从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到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这是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国教育现代化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基础之上的,它既要借鉴…  相似文献   
4.
一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备一桶水。”这句话形象化地指出了师生教学的知识比值。这是教学规律使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为了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教师还必须刻苦学习,不断“充电”,改变“一桶水”的现状,保持“源头”的活水长流不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教师职业是一个以人类文化成果塑造心灵,培育新人的神圣事业。教学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同时,由于教学任务的多重性,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奠基,缺乏文化底蕴,要想成为通才+专长的复合型教师是不可能的,其后劲…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生考试作弊在一些学校已成公害。考试时看书、抄卷、带夹带、传纸条,或偷偷摸摸,或明目张胆,形形色色。一次学期考试,某校有一个班的学生分组行动,集体作弊,还美其名曰:作弊要讲究“群体”效益。 学生考试作弊为什么愈演愈烈?“平时不烧香,临时碰运气”这种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是学生作弊的心理基础.学生对学习缺乏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没有看到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要把知识技能学到手,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代价。平时学习马虎敷衍,却企图在临考时轻而易举地获取高分,只有作弊一条路。有的学生认为“眼下作弊司空见惯,”大家都这样,“法不责众”,一旦作弊被发现,大不了扣分而已;有的则认为,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 :“到2010年前后 ,具备条件的地区 ,力争使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 ,经济发达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任课教师和校长获硕士学位者应达一定的比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对师资学历层次的需求将不断提高 ,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师范教育网络正处于变革和调整之中。在由三级师范教育向二级师范教育过渡的历史进程中 ,中师的消亡将成为历史的必然。高师和其它高等学校将承担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对在岗的非师范专业毕…  相似文献   
7.
何奇 《江西教育》2005,(22):4-5
一、课题沿革鹰潭学院(附小)、广丰县中小学自1999年参与开展“主体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以来,经过宣传、调查、培训、课堂试验等多种活动,培训了一批教育科研骨干教师,推出了一批实验课,总结和推出了一批教育科研成果,主体教育思想引入教学领域,受到学校教师和领导的重视,主体教育发展性课堂教学实验已经启动。在学科系列,特别是语文教学进行主体教育课堂改革试验,取得初步成效,其主要成果见主体教育专著《督导笔记》、主体教育试验专辑《广丰教育科研》。反思我们的前期研究成果,我们注意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8.
何奇 《大观周刊》2011,(34):136-136
笔者在工业锅炉中多年经验,对锅炉能效测试进行了合理而高效的技术方法论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曾于1981年提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这一著名论点。1982年,又在他主编的中师《教育学》教材重提了这一观点。之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策三、裴娣娜,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王道俊、郭文安等纷纷撰文,进行有关主体教育的理论探讨。同时,在基础教育界,各地涌现出诸如“愉快教育”、“尝试教育”、“情景教育”、“和谐教育”、“创造教育”、“六步教学法”、“数学教学辅导”等等教学改革的新尝试。主体教育的探索相继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展开。十余年来,主体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一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相结合,区域性研究与校本研究相结合的团队合作形式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一大特点。现代社会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又处转型期间,在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这种团队合作形式对于教育科研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尤其是国家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和突破,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