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失败以后     
马卡连科不仅是位作家,而且首先是位教育专家,所以他才能够创作出著名的长篇小说《教育诗》。马卡连科的创作道路并不是平坦的,他在初学写作时也曾饱尝过创作的艰辛和失败的痛苦。在二十七岁时,他写了一个短篇小说《愚笨的一天》,寄给了高尔基。高尔基在回信中说:“故事的题材很有趣,但是写得不好,没有写出背景,对话没有趣味,重要主人公的体验戏剧性写得不清楚。您再试试写点别的东西吧。”读了高尔基的回信,马卡连科深为自己的低劣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技巧而苦恼,但他并没有灰心,而是从头学起,有十三年他没有再尝试写作,他把精力  相似文献   
2.
论图书名牌     
论图书名牌何民胜名牌本来是企业和商业的用语,近年来被引进出版业。这是精神产品进入市场后的必然产物。在图书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要想赢得市场,赢得读者,就必须创名牌,出精品。无论是一个出版社的领导还是职工,都要有出名牌图书、创名牌出版社的意识、胆略和气魄。...  相似文献   
3.
向母亲求教     
一八二八年,果戈理中学毕业后,便到彼得堡去谋生。他想当一名作家,但是最初几年的创作实践都失败了。失败并没有使他放弃当作家的理想。他总结了自己失败的教训在于脱离现实,单靠主观臆想进行文艺创作。他要从臆想的世界中回到现实的社会中来,决定以自己的家乡乌克兰生活为题材写一些故事。确定了努力方向以后,果戈理多方面地搜集素材,特别是向他那有精细的观察力、熟悉乌克兰人的风俗和习惯的母亲求教,他在致母亲的许多信中,一再请求寄给他关于乌克兰的各种材料,对民间信仰、传说、风俗习惯所作的札记;关于“百人长”、“千人长”及其太太们的故事、趣闻和服饰,农夫和乡下姑娘的服装的充分描写;关于婚礼和耶稣降诞祭的详细叙述;关于“水妖”、“精灵或者家鬼”一类的名称、特性的说明,等等。  相似文献   
4.
抓住机遇 再创辉煌──对跨世纪少儿读物出版的思考何民胜勺\五”期间,我国的少儿读物出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出版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形成;图书的数量与质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开始走向良性循环;各...  相似文献   
5.
一项大有希望的工程──对卡通读物出版的宏观构想何民胜主持人的话:本期的“少j[出版”栏日以专辑的形式刊发了何民胜等四位同志的文章,旨在对我国少几卡通读物的创作和出版做一次较集中的探讨。这些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各抒己见,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希望这些文章...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出版界一直强调压缩图书品种,尽管采取一些措施,使得图书品种的增长幅度有所下降。但是,从总体上看,仍然是有增无减,压而不缩。究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笔者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供商榷。一图书品种迅速增长,以至一度增长过猛,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简单地肯定和否定都是不对  相似文献   
7.
特别信箱     
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不仅致力于小说创作,而且十分关心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众所周知,他曾花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为少年儿童编写过一套《识字课本》。同时,托尔斯泰也十分重视普及教育和家庭教育,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里仅举一例——一个特别“信箱”。从一九八三年夏天起,在托尔斯泰的倡议下,雅斯那雅·波良那(托尔斯泰的庄园)设立了一个特别“信箱”。信箱是用木头制的,并用锁锁上挂在楼梯转弯角上,箱子上面写着一句铭言:“凡是投到我们这只新信箱里来的东西,你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庄园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只信箱里投进自己的作品。这真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创作的自由和施展自己艺术才能的广阔天地。信箱挂出后,人们都十分踊跃地投进自己的作品。男女老少都有,大多数则是青少年。每逢礼拜六  相似文献   
8.
为亿万农村娃做“精神套餐”──“农村少年丛书”策划漫谈何民胜一我出生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十多年,对农村孩子的生活是比较了解的,他们中有相当多的人上不了学,买不起书。但是,他们又都渴望读书。我到了少儿出版社后,就一心想为农村的孩子多编多出一些他们喜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