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译介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方面有价值的图书,一直使几代中国出版工作者和翻译工作者为之不懈的努力。“五四”运动之后思想界大规模的变革,改革开放最初几年对外界事物加以了解的渴望,都刺激了西方作品的翻译和出版。这些作品开拓了国人的视野,启迪了国人的思想。尽管我们不时可以听见反西方文化霸权、反西方中心论等等精彩的言论,但并不因此就有充分理由使改革开放、正走向世界的中国去拒绝接触、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当然不加选择,全盘拒绝只意味着愚昧。本着这种有识之士的共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教研网需要哪些知识管理门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户,原意是指正门、入口,现用于互联网的门户网站和企业基于Web的应用系统的统称。教研网的门户,指的是知识管理的一个应用框架,它提供了一个来自区域性网络或者因特网的应用程序和知识信息的门户桌面视图,有效地将一些教研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和互联网资源集成到一个知识管理平台之上,并以分类后的统一用户界面提供给用户,使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快速地建立起对学校、教研群组、教师以及学校对学校、群组对群组、教师对教师的信息通道,打破信息孤岛格局,使得有价值的信息被广泛共享,成为链接外界的窗口和纽带。  相似文献   
3.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要从工作队伍建设、培育民族骨干、强化文化交流、做好全方位帮扶等方面切实推进。在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要注意统筹规划科学设计,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力度和节奏,务求实效。  相似文献   
4.
学风建设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高校办学功能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神圣宗旨的实现。在教育部大力实施"质量工程"的今天,学风建设意义非凡。推进学风建设,要理清思路,树立系统的学风建设观点,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笔者认为高校的学风包括学生的学习风气、教研人员的学术风气和教授风范、干部的学习风气工作作风和进取精神等等,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交互性的系统。大学校长应当在充分认识高校学风系统性特点的基础上,从自身开始规范,并积极引领高校师生开展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中学数学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双减”视域下,探讨如何构建和实践中学数学高质量课堂变得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双减”视域的内涵和要求,提出构建高质量课堂的策略和实践经验,涵盖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教学资源等多个方面。此外,还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论证了这些策略和实践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后,总结了的主要观点和结论,以期为中学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网络环境下进行地理探索性学习的内容、目标及建立地理研究性学习网站的意义、方法策略等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大学新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适应性、专业满意度、课堂行为、课余时间安排以及主要困惑等反映学生学习状态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引导大学新生进入良好学习状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冰箱与棒冰     
酷热的白天过去了,黑幕正在降临。一间屋子里,冰箱还在辛勤地工作着,冰箱里的棒冰却在悠闲地自吹自擂(léi)。我是冰母亲最最最……最喜欢的儿子,我能给人类带来冰爽与可口……棒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得唾沫星子直飞。冰箱里的朋友似乎早已习惯了他的霸道与傲气,谁也不敢多嘴,毕竟棒冰的母亲——冰,拥有巨大的魔力。所以,棒冰得意洋  相似文献   
9.
近期以来,由于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编辑在具体业务工作中的市场作用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尽管传统的编辑评价体系有很多的合理因素,但是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目标单一化 在传统的编辑评价体系中,衡量一个编辑能力的首要标准便是获奖的多少、尤其是一些大的图书  相似文献   
10.
环境侵权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一种新型侵权行为,有关的立法还不完善。因此,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也有待于作进一步的完善。本文试图就有关环境民事责任制度作一个粗略地探讨。在分析什么是环境侵权,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价值评判、归责原则等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