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位外国教育家有句名言:“一个学生在忘却了老师教给他的所有知识之后仍然保有的东西,才是老师真正教给他的.”这是极而言之.意思是,即使学生忘掉教师教给他的所有知识,他也应该保有教师教给他的忘不掉、丢不了的东西.那么,这“真正教给他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谈诗的翻译     
《长江水利教育》1993年第2期载朱留成同志《语言不可完全对译浅析》(以下称《浅析》)一文谈到有三方面的东西不可完全对译:(一)诗,(二)对联、对偶句、字谜、成语、歇后语,(三)歧义句。拜读之后,获益匪浅,但针对第一点——诗之可译性感到意犹未尽,因写这篇续貂的文章以就正于朱留成同志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3.
佟江  徐海波 《大观周刊》2012,(51):467-467
对土木工程来说,质量是其生命,直接会关系到整个企业今后发展的成功和失败。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大量的问题.急需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管理。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且又提出了一些关于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希望能够大大提高土木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徐海波  佟江 《大观周刊》2012,(51):463-46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混凝土工程及其施工技术决定着土木工程的质量。但是我国土木工程施工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大体积混凝土设计准确性不高、计算误差超出标准、工艺不完善、措施无针对性等。这些隐藏的问题会致使土木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经常出现,事故频频发生,阻碍了社会和谐发展。本文对土木工程中的裂缝进行处理分析,并且阐述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水而行的船,不前进必无法固定江心而会后退.以行船来比喻学生的学习,十分贴切生动.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对待学生学习的“不进则退”?答曰:不进则“推”.“推”者,助以外力使之前进之谓也.逆水行舟推之能进.试看在大运河上,长长的木船队凭借小火轮前拖后推之力浩浩荡荡地前进;在水急浪险的峡江,纤夫背着纤绳,在悬崖峭壁上一步一挪,照样可以使船溯流而上;在泥泞混浊的黄河浅滩,船夫肩扛手推也可以把陷于险境的船推进航道.行船如此,教学也相仿佛.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喜欢用重复讲解的办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了向学生明确表示自己的意图,重复讲解时还往往加上一句:“我再讲一遍”;“我再强调一下”;“我再一次提醒大家”之类的话。这佯做,主观意图是好的,无可非议;但从客观上看,往往收不到顶期的效果。 我们可以从“充耳不闻”、“熟视无睹”这两句成语得到启发。“充耳不闻”、“熟视无睹”的本义,是指主观上存心不听别人的话,对眼前所见到的事漫不经心。但从另一角度来看,根据辩证法“过犹不及”的道理,倒也是讲得通的。听多了并不一定记得牢,看多了也并不一定印象深。原因何在?因为简单的重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听懂了的学生认为你多余,未完全听懂或完全未听懂的学生也认为已经听过,甚至自以为听懂了,因而都不注意你讲的第二遍、第三遍。俗话说,“话说三遍无人听”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