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美国现代新闻学奠基人之一普利策,在新闻工作中有一条格言,那就是“准确,准确,再准确”。这位西方新闻学家的格言,无疑是值得借鉴的。作为一名党报通讯员;也作为一名读者,我常为新闻报道中有失准确而担忧。不准确现象有种种表现。一是常在时间要素上打马虎眼。诸如导语中的“近日”“目前”等,借此将旧闻“翻新”;事件发生的时间本该是具体的,有些稿件却用“XX前夕”等字眼来加大时间的“跨度”,于是将发生已久不便明确交代的时间“跨进去”;更有甚者,则以季节为时间单位,如“初春”“仲夏”“深秋”“隆冬”“年终岁尾”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例研究性教学活动在高专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从临床医学专业新生班中,按高考分数段随机抽取50人(一个小班数量的学员),实施辅助指导病例研究性教学活动,并与接受单一型"以学科为中心"教学的学生为对照.结果:通过对传统考试分数对比,病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病例研究性教学活动使学生建立了研究和创新型思维,是对医学生培养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逼近是一种基本且重要的解题思想,伴随逼近思想并由此而产生的数学解题方法称之为逼近法.多年来,在各级各类初中数学竞赛中,经常遇到用逼近法求解二次方程及其相关问题.本文拟对其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做一浅略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病源是棘阿米巴原虫。本病是一种罕见的眼病,是带角膜接触镜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角膜接触镜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主要感染途径是接触棘阿米巴污染的土壤、水、空气和角膜接触镜等。患者有异物感,视力模糊、流泪、羞明,并常有严重疼痛。病程大多缓慢,但也有数日发展为典型表现者。这类角膜炎病情险恶,早期常被误诊为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故有造成眼部严重损害的潜在危险。用常规实验室方法鉴定棘阿米巴是  相似文献   
5.
清晨,楼道里咚咚咚小跑似的脚步声,那是不是白老师做完了晨检,赶到办公室来了? 深夜,教导处的灯光还没熄灭,那是不是白老师正伏案赶写期末总结? 集合铃刚刚打过,操场上同学们队列整齐,注目等待,该是白老师出现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话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6.
科学研究既是高校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发挥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职能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应用型高校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着科研规划不明确、学科建设基础薄弱、高水平和标志性成果较少、科研水平较低等问题,这使得应用型高校难以为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充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应用型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完善科研管理制度;选择重点领域,实现特色发展;建设应用型研究团队,完善教师的科研评价;推进校地融合、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7.
电子汽车衡又名地磅,是用于大宗货物计量的主要称重设备,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保证计量准确性和可靠性。针对计量检定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故障,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逼近是一种基本且重要的解题思想 ,伴随逼近思想并由此而产生的数学解题方法称之为逼近法 .多年来 ,在各级各类初中数学竞赛中 ,经常遇到用逼近法求解二次方程及其相关问题 .本文拟对其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做一浅略介绍 ,以飨读者 .1 利用判别式逼近 ,出奇制胜例 1 当a、b为何值时 ,方程x2 2 ( 1 a)x ( 3a2 4ab 4b2 2 ) =0有实数根 ?( 1 987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解 因为方程有实数根 ,所以判别式Δ =4 [( 1 a) 2 - ( 3a2 4ab 4b2 2 ) ]=4 ( - 1 2a- 4ab - 4b2 ) =- 4[( 1 -2a a2 ) (a2 4ab 4b2 ) ]=- 4[( 1 -a)…  相似文献   
9.
逼近法     
美国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曾说:“一种想法使用一次是一个技巧,经过多次使用就可成为一种方法.”逼近——是一种基本且重要的解题思想.伴随逼近思想并由此而产生的数学解题方法称之为逼近法.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整数的性质、判别式、方程整数根的讨论等是逼近法的主要手段.近几年来,在各级各类初中数学竞赛中.经常遇到用逼近法求解数学题.这类题综合性强、方法独到,常使分析问题能力较弱的初中学生望而却步.但与常规方法比较,逼近法显得思路更深刻、思维更巧妙、过程更简捷,而且还可以启迪智慧,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本文试举几例,谈谈用逼近法解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