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学科研究的繁盛,“大众媒介”和“大众传播”这两个一度颇受冷落、令许多人感到陌生的字眼,现已时常在报章杂志上“亮相”,日渐为人们所熟悉。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将作为正式的条目而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中去。“大众媒介”和“大众传播”究竟是什么意思? 本文拟略加疏释。什么叫“大众媒介”? 概括地说,就是传播机构向人数众多的人传递信息的工具,同时也是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比如,报社是一种传播机构,它通过报纸这个工具把新闻、言论、娱乐、广告等传递给大量的读者,而广大读者则可以借助报纸这一  相似文献   
2.
新居·故居     
斛第一天, 嬲居我家搬进了新居。 ’竟敞的客厅,还有属于我自己的房问。一到星期天,望着空荡荡的房问。想想童年的小伙伴,总希望回到久别的故居。 新居·故居@俞旭$婺源县紫阳一小二(4)班  相似文献   
3.
社会、文化、传播——这三者的血缘实在太近了,彼此互为中介,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以说,社会、文化、传播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皮毛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探讨西方传播学、努力创建我们自己的传播学的时候,千万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舍此而产生的所谓传播学,就难免披上玄虚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堂中实验教学无效性主要表现为实验课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课堂组织不力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让学生会做实验、激发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关于大众传播接收对象(包括读者、听众和观众)的状况,马歇尔·麦克卢恩(Marshall Mc Luhan)是用“爆聚”(Implcsion)的概念来加以描述的.下图是大众传播的“爆聚”模式:  相似文献   
6.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特稿辛迪加的日渐兴隆,美国报纸上的署名专栏和专栏作家也相应地发展起来。据统计,特稿辛迪加的专栏销售量1940年时为320个,1965年上升到715个,到1977年已激增到1,200个以上。《华盛顿明星新闻报》平均每星期天刊登的专栏作家的文章达24篇之  相似文献   
7.
一个世纪以前,香港还是个不太闻名的小港口城镇。经过港人长期的辛勤劳动,今天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金融、贸易、商业、旅游中心之一,在世人面前创造了奇迹。新闻出版事业方面,弹丸之地的香港也有了长足发展。从1987年到1996年,这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只有六百多万人口的香港持续出版10多种综合性日报和600多家杂志。香港报纸的日发行量高达160—170万份,平均每三个半香港人就拥有一份。这个数字和日本不相上下,是世界人均拥报量的两倍多,香港报业的兴旺和发达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恶性竞争下的香港新闻业黄煜,俞旭1995年12月,香港报业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减价大战,几份主要中文报纸突然间分别大幅减价,从原先的5元一份下降至4元,2元,1元不等。这场报业减价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香港传媒竞争激烈、劣败强胜的情形。在以下几个部分中,...  相似文献   
9.
特稿是美国报纸体裁中的“常规武器”。涉足美国报坛的“大街小巷”,恐怕很难发现一张不刊登特稿的报纸。特稿专栏、特稿专页,已成了许多大小报纸的必备“佳肴”。据说,特稿发轫于19世纪中期的便士报时期。当时,主编《纽约先驱报》的贝内特独树一帜,在报上发表以往被认为是琐细、轻微而不得见诸于报端的内容,从而拓宽了报道题材,为特稿的诞生和发展铺平了道路。这一实践曾被喻为美国现代报纸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到了19世纪70年代,达纳主编的《纽约太阳报》脱俗出格,在新闻写作中融入种种故事手法、小说技巧,为特稿写作塑造了雏形。本世纪以来,特稿在美国日趋发展,方兴未艾。随着电子传播媒介的突飞猛进,许多美国新闻学者认为,特稿是报纸扬长避短,与广播、电视进行竞争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在“和谐时代”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事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思想政治工作应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以期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