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报纸运用读者来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改进工作,巩固党与群众的联系,这是我们党报的优良传统,这一点,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报纸收到的读者来信,内容有了很大变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一段时间里,大量来信集中在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上。随着党的有关政策的落实,现在这方面的来信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要求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各种待  相似文献   
2.
中国气质之发现中国新闻学者对标题的研究并不少,但是主要着眼于研究新闻标题对于一般文章题目而言的个性、特点,诸如它的与众不同的功能、结构、类型、要求、制作方法等。而中文新闻标题(注:以下简称“中题”,系指中国现代报纸新闻标题,不含直译题)对于一般新闻标题而言的个性特点,却极少研究。本文想利用有限的资料和笔者本人的实际体验,对此作一粗疏的探讨。先来看一看何谓中题之个性。为了便于比较鉴别及阅读上的方便,这里姑且借用几则直译外文报刊标  相似文献   
3.
去年金秋,四川省自贡市到上海举办灯会,游者如潮,新闻报道叠见报章。解放日报《灯火阑珊话上海》一文,堪称当时有关灯会的新闻作品的压卷之作。作者、解放日报编委俞远明和记者何子焱、黄强,别具只眼,从自贡灯会联想到上海的振兴,从社会文化角度对发展上海经济作了思想观念上的探索。《从恐龙灯会到上海建城700年的盛会》一文,叙述了他们思考轨迹,论理略显深奥,但细细读来,必有启发。  相似文献   
4.
办报要发挥记者的主动性,理由很简单:没有记者的主动性,就会失去大量新闻,也不会有好新闻.可是对于需要发挥编辑的主动性,人们却往往不大想得到.编辑(这里指夜班编辑)是后道工序,坐在办公室里看稿子,制标题,划版样,给什么料烧什么菜,似乎天生就是被动的,需要什么主动性呢?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主动性的编辑同样能够问心无愧地完成每天的例行公事.可是,这也就不大会有精采的标题和吸引人的版面,好料也可能烧出淡而无味的菜.有些刚参加新闻工作的同志把编辑工作视为畏途,认为干这一行会压抑自己的创造性,这主要也是由于上述的误解.这样,他即使能够从少数好的标题和版面中体会到一些编辑工作的主动性,也不大了解在大量的平淡无奇的标题和版面中倾注着编辑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