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写稿之乐     
“爬格子”是件劳心费神的苦差事,所以每每谈及,便会生出“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墨香扑鼻来”的感慨。 可能是兴趣所致吧,我偏偏与“爬格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工作之余,总想写点什么。特别是前年担任新华社专职通讯员以来,共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新华每日电讯》、《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瞭望》、《半月谈》、《湖北日报》及中央、省、市电台等50多家新闻单位发表了600多篇文稿,其中有7篇被评为新华社湖北分社年度好稿,1篇获1997年度湖北新闻奖二等奖,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文稿变铅…  相似文献   
2.
复习,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古人是很重视的。清代颜元队为“先生只与学生讲书,而不令其复习,最为无益”。他说,经过复习可以达到如下目的:“其间错解者,可以改正;不解者,可以再解”。但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学习是每个人一生都必须注重的事情。对于这些民工子女来说,要改变祖辈及父辈们的生活轨迹,学习对他们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事实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面对现代生活,他们经常迷失了自己。  相似文献   
4.
研究型教师及其培养构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中外,都认为教师能力上的最高境界就是教师具有研究能力。我国古代的所谓“术业有专攻”,其要求涵盖的就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包括在专业上要有反思能力、创新能力,即研究能力。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如果你要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  相似文献   
5.
曹文趣江西湖口人,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杭州第一中学语文教师,教研组长;杭州市语文教研大组长。杭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他长期从事语又教学工作,怡当地把教学同研究结合起来.他的教学工作,一贯主张强本、务实、求活;教法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他涉及范围较广,发表文章较多,是个勤教而又勤学、勤写的人。  相似文献   
6.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事物联系与发展的学说.它所包括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三个基本规律和一系列基本范畴,从不同的侧面与层次揭示了事物的本质联系与辩证发展关系.小学数学虽然是最简单的初等数学,但也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思想.大纲中要求我们:“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这就是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技能,还要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改研究小组经过多年实验主编的一套《现代小学数学》在我校已试用了两年,和对比班相比效果是显著的,特别在萌发儿童辩证思维,发展儿童智能方面,有着较好的作用.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8.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写和十以内加、减法计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讲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退位减法。教学要求是: 1.使学生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数的加、减法应用题。 这一部分内容是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教材中还出现少量的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这是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进行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在实验教学中实施了开放性实验、实验内容更新、引进研究性实验等方法,使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约数、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分数的概念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从整数到分数,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数方法上都与整数有很大差异。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下面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