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8月13日至14日在深圳举办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打造21世纪的‘国际化大学""成为绝对的主导性议题。在经济全球化扑面而来的21世纪,高等教育到底要怎样"国际化"?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163位大学校长就此各抒己见。无国界教育不是"麦当劳"模式21世纪是一个能提供无国界教育的世纪。因为21世纪所有的巨大挑战都不能靠一个国家单独解决,而大学之间各自为战是不行的。美国纽约理工大学校长爱德华·朱力安诺这样认为:"对待21世纪的挑战,需要采用一种‘全球本地  相似文献   
2.
记者2007年底曾从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处获悉,那些希望留学澳大利亚的国际学生可登陆一个新的旨在提供澳大利亚北部昆士兰州各种留学信息的网站,并从中收获留学机会。昆士兰州教育部长罗德·威尔福德先生在宣布网站开通时说:"这个新的昆士兰州留学网站将为世界各地的学生打开昆州的欢迎之门。该网  相似文献   
3.
2006年是中国外交的"丰收年"。全年外交活动高潮迭起,成绩斐然。为了让我们感知中国外交,特在本期推出2006年中国外交的两个小故事,尤其是发生在我们广西南宁的外交故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运用社会统计学的"内容分析法",对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25日刊登在英国<泰晤士报><卫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上的255篇涉及气候变化的文章,进行了描述性和推断性统计分析研究.在相关理论框架的支撑下,研究结果表明:在"定型印象"、媒体"议程设置",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英国平面媒体反映出来的是一个在气候变化方面总体上呈负面的中国形象.在英国媒体的报道中,中国形象被具体描述成诸如"世界上最大的污染者"、"能源饥渴的巨人"、"二氧化碳减排的障碍"等.  相似文献   
5.
首次来华访问的英国创新、大学及技术事务大臣约翰·德纳姆,于2007年10月29日对记者表示:"根据此次两国签署的教育备忘录,在2008年和2009年,英国将向中国留英学生提供200个在英学习和实习的机会,同时中国也将向英国留学生提供在华工作的机会。"10月29日当天,第三届中英教育峰会在北京举行。作为英国方面最高代表的德纳姆大臣,和中国教育部长共同  相似文献   
6.
47岁的让·菲格尔,以前是斯洛伐克外交部国务卿和斯洛伐克加入欧盟谈判组的主谈判。从2004年起,他成为欧盟负责教育和文化事务的委员。2007年10月18日-23日,菲格尔来华访问,不仅会见了中国负责高等教育、文化、青年事务和体育事务的众多高级官员,还出席了作为2007年中国国际教育展主宾展区的"欧洲高等教育展"的开幕式。2007年10月22日下午,本刊特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