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决定于他的思维方式。智商相同的人,他们的聪明程度,就表现在他们思维方式的差异上,能够经常变换思维方式的人,就会显得更聪明一些,取得成功的机会就有可能多一些。是不是还可以这样说呢,智商本身,就包含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我在1959年高中毕业以后就缀学了,因此我的学历,可以说是高中毕业。接到高考未被录取的通知单以后,我的第一个想法是到贵阳去,寄居叔叔那里,以写作谋生。当时的贵阳,还是一个缺少文化人的地方。我想凭藉自己学到的知识,在那里立足。这个想法应该说是很大胆的,而我当时就觉得自  相似文献   
3.
《尴尬瞬间》是华中师大《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举办的“跨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一个命题,这一篇是从问题作文中选出的,可以说是优秀的一篇,它获得了特等奖。 就题义而言,尴尬瞬间,是一个偏正式结构的短语,瞬间是个时间概念,尴尬是个情绪概念,即要求所表现的情绪不仅应该是尴尬的,而且应该是瞬间发生的。这篇作品分为三章,三章写了三件事,三件事互相之间没有关联,因此可以把它们看作三个独立体。其中,A写“我”面对一个以行乞致富的乞丐,给不给予施舍;B写“我”面对自己发誓势不两立的邻居把一脸灿烂的笑容送上门来,还帮不帮她抬煤气罐;C写“我”看到踩碎的钢笔,立即意识到错怪了同学。三个尴尬瞬间的小故事,由一个标题把它们串起来,形成了整体。  相似文献   
4.
讲讲文法     
讲讲文法,是我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一点建议,也是对当今报刊标题的一点批评。我读书看报审稿,是连同标点符号都要读的,这是我的职业病。甚至敏感到这般程度,看到报纸头版标题上的满目引号,头皮就要发炸。有次看一篇新闻特写,标题竟有四个引号,猜想肯定是我所熟悉的一位女记者的大作,因为她爱玩引号。一看文末署名,果然是她。以后我到笔会上讲课,就带上一些误用引号的剪报,作为文章病例宣讲。我得声明,讲到这位女士,绝对没有吐露她的芳名,不构成侵犯名誉权。  像上一个自然段里,有两个词是极容易被冠上引号的,一个是芳名,一…  相似文献   
5.
古代有一种以规诫他人或自己为目的的文体谓之箴言 ,陈伯安的“‘说’字系列”就属于这一类。箴言一种是有韵的 ,一种是无韵的 ,陈伯安的“‘说’字系列”属于后一种。大凡写箴言的人 ,都对人生 ,对世事 ,看得比较透。只有看透了 ,才能用三言两语概括出来。高度的概括性是箴言的魅力所在。一语破的 ,一针见血 ,一言九鼎。箴言能够让人豁然开悟 ,笃信不疑。很多弄不明白的道理 ,让它几句话就说明白了。一旦明白了 ,就终生难忘。箴言是生活指南 ,人生向导 ,处世哲学。箴言是生活的兴奋剂和镇静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箴言表达的都是当时的精英…  相似文献   
6.
女儿初嫁了     
女儿出嫁了。她出嫁的第二天傍晚,我感觉到她真正地走了。出嫁那天,迎亲的车快要来了,我对妻说:“你一会儿莫哭呀!”我怕她伤心,故意说说笑话化解她的情感。迎亲的车来了,最先落泪的是我的姐姐和母亲,妻在分手仪式时抑制不住哭了。儿子早些天就兴致勃勃地放出话来,要  相似文献   
7.
来吧,亲爱的五月,给树林穿上绿衣,让我们在小河旁,看紫罗兰开放……这首歌,是我上初中时学的,它伴随着我从少年到青年列中年,已走过四十年的生活历程。每年到了春风拂面的日子,看见树枝上钻出了新芽,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奥地利天才作曲家莫扎特的这首歌。这首歌,常常在我心里唤起美好的情感,唤起温馨的回忆。这首歌,是音乐老师陈荣铎老师教给我们的,陈老师同时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我的两个孩子都是在武汉市很好的中学读过书  相似文献   
8.
裁判亮分     
读作家们的长篇大论多了 ,突然读到几位中学生朋友的作文 ,感到有一种特别的味道。中学生的作文 ,构思虽不如作家们那么复杂 ,内容也不如作家们那么丰厚 ,语言也不如作家们那么老练。但是 ,它却有一种清浅之美 ,有一股清新之气 ,有一道清纯之味。这里让我评判的三篇同题作文 ,都具有上述三大特点。从所反映的生活来看 ,程艳丽和王不约而同地写了追星族 ,这是中学生群体中的热门话题 ,由此可以看出两位作者都是生活的有心人 ,而且对生活都表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艺术构思的角度讲 ,韩林的作文要巧妙一些 ,我读这篇文章不像读前两篇文章那…  相似文献   
9.
在编辑面前,我是个作者,长期同编辑打交道。在某些作者面前,我曾经是一个编辑,现在也还在主编一个刊物,也有过同作者打交道的感受。作者和编辑两种角色,都是与文字打交道。编辑与作者要成为知音这里说的是艺术上的知音。如果说,我在作品中表现的想法,不能得到编辑赏识,首先是不能得到编辑理解,那就成为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最小的痛苦,是看到发表出来的作品中错字,特别是把一个生怕弄错了的字弄错了。譬如,众目睽睽的“睽”字,与暌别的“暌”字,偏旁是不同的,一个是目,一个是日,稍  相似文献   
10.
前几天的一个座谈会上,一位大学老师满面春风向我走过来,兴奋地告诉我,他们办公室订了一份《湖北日报》,我在"湖北作家写作家"专栏发表的文章,他都看了。这话我当然愿意听。像一个人开家餐馆,做的饭菜有人吃,生意就会红火。这个专栏字数上限是1200字。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