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泛视频时代,政策题材内容常借鉴"神曲"的视听模式来改进宣传语态,但"神曲"经验的借鉴策略和借鉴效果仍不明晰。本文旨在解析"神曲"的视听模式机制,通过对"神曲"视频作文本分析,并结合行为实验验证其视听模式的认知优化效果。研究发现",神曲"传播魅力来源于一套基于优化管理认知负荷原则建立的信息框架,即"神曲"模式,表现为拼贴重复、视听一致、营造熟悉等策略;该模式能显著增强用户对视频内容的注意程度,使视频内容"有效到达"。这意味着"神曲"模式或可成为其他内容生产领域改善用户注意分散、认知超载问题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
相较技术层面的优化,网络直播媒介在人性化层面的延伸更加明显,人性化逻辑成为牵引直播媒介进化的主要力量.基于媒介演进人性化趋势的视角,文章考察影响网络直播演进的人性需求,并探讨网络直播如何沿着深度适应人性需求的逻辑延伸.具体地说,网络直播的人性化逻辑是通过满足人实时同步的基础交流诉求,传播日常生活内容的物理诉求及情境化互动、分享的心理诉求,媒介向着消弭、延展、情境化的方向发展,即以去中介化的发展路径将网络直播空间延展至日常生活,构建更有温度的媒介情境,实现人的"感觉总体"回归.然而,网络直播在带来极致人性化体验的同时,也可能让人付出去社会化的代价,使人独立生存能力降低,出现"个体孤岛".  相似文献   
3.
ChatGPT问世掀起生成式AI研究热潮。本文从复杂性范式出发,依循“是什么-会怎样-应如何”的逻辑分析生成式AI的理解路径。生成式AI是实现传播理性与非理性要素交织的新媒介技术,将内容网络升维成更具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从社会影响来看,生成式AI作为智能主体和智能工具,可通过“替代”与“增强”人类脑力的方式,促进人类非理性逻辑与机器理性逻辑交织并深入社会表达之中,使普罗大众得以跨越传播“能力沟”并实现平均水平的智力增强,进一步打破精英宰制的社会并迈入“常人政治”的未来新社会。在治理方面,应摒弃机械控制论思路,以其道德伦理和算法伦理为原则,形成抓大放小的复杂性治理思路。面对未来发展,为避免陷入科林格里奇困境,应沿智能试错方案的思路,允许通过技术小规模试错来厘清发展路径,相关研究也应更关注生成式AI具体应用层的议题。  相似文献   
4.
泛视频时代,政策题材内容常借鉴"神曲"的视听模式来改进宣传语态,但"神曲"经验的借鉴策略和借鉴效果仍不明晰。本文旨在解析"神曲"的视听模式机制,通过对"神曲"视频作文本分析,并结合行为实验验证其视听模式的认知优化效果。研究发现",神曲"传播魅力来源于一套基于优化管理认知负荷原则建立的信息框架,即"神曲"模式,表现为拼贴重复、视听一致、营造熟悉等策略;该模式能显著增强用户对视频内容的注意程度,使视频内容"有效到达"。这意味着"神曲"模式或可成为其他内容生产领域改善用户注意分散、认知超载问题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5.
面对5G等新技术冲击,作为"工具"的媒介释义正遭遇解释力危机,厘清未来媒介演进逻辑和机制成为传播学的重要命题.本研究综合技术自主及社会建构双重视角,以凯文·凯利"技术进化三元力量"为分析框架,指出媒介演进的"应然"逻辑是拓展人类自由度,但其"实然"状态受社会建构作用会经历"发明-炒作-遇冷-协商发展-稳定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智媒时代舆论战范式升维成“认知战”,人类认知空间的重要性凸显,明晰信息竞争与认知竞争两种舆论传播方式之间的逻辑差异对传播研究意义重大。从元传播层面切入,分析发现智媒技术及微粒社会将媒介效果解释权转移到用户手中,以往基于控制信息流、操控均化受众的信息竞争传播规则式微,基于影响独异个体、建构个体认知框架的认知竞争传播规则兴起。未来传播研究需在“刺激—认知—反应”的研究框架下,重新审视“认知”在传播效果中的撬动和过滤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新旧宣传范式迭代的研究语境中,传播引导研究面临“原子式受众”与“刺激-反应逻辑”前提的动摇,源自行为经济学的“助推”(Nudge)观念带来新视角。算法力量的显现,启发传播学界将曾用于公共政策等现实情境的“助推”干预策略应用到信息情境中。信息“助推”,契合新宣传要求,指在不损害媒介受众自主选择权的前提下,传播者有意图地通过微小的符号线索(尤其是排序线索与提示线索)来为信息情境附加引导性,从而塑造受众认知方式,进而影响其态度和行为的新宣传方式。该视角带来两个有意义的研究议题:利用提示线索(内容标识)治理内容生态和利用排序线索(操纵显著性)展开营销认知争夺。需要强调,研究与实践都应重视信息“助推”的伦理问题,警惕商业与政治机构对该引导工具的挪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