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1946年5月中央大学由重庆复员回南京,到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军、警、宪、特在中大共进行了四次逮捕。1947年“5.20”时,风传国民党要到中大抓人,但最终没有成为事实,只是在珠江路口打伤了七十多位同学,没有一人死亡。国民党第一次抓中大的同学,是1948年7月在上新河途中抓朱成学、华彬清、李飞三人。国民党第二次到中大抓人是1948年8月19日到20日,在校门口派特务点线,由宪兵在校外逮捕,也派有校外特务进人学生宿舍区对要逮捕的对象进行盯梢,但没有在学生宿舍区中抓人。关于这两次逮捕,我在上次的补正中已写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致陈果夫、立夫兄弟信函,是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文件。信函只署“九月一日”,不往年份。陈立夫先生坚持此函为民国二十四年九月一日发来,沈云龙和肖挣却都认为是民国二十五年九月一日;杜桐苏说,他在民国“二十五年盛夏普奉命陪周恩来、潘汉年上莫干山晋见蒋介石,因而推断该函为前一年——二十四年所写”(《传记文学》第六十七卷第一期75页)。杜桐苏在这里把时间整整推前了一年,实际上他是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初夏陪周恩来和潘汉年由上海到杭州的,不是“二十五年盛夏”。《传记文学》上刊登苏道基《周恩来致陈果夫…  相似文献   
3.
《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2、3期刊登的陈修良同志撰写的《刘晓同志领导白区工作的回忆》一文,以当事人的身份提供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有价值材料,特别对了解中共南京地下党更是属于“独家史料”。陈修良同志是莫斯科中山大学时期的老同志,在1945年至1949年期间,担任地下的中共南京市委书记,领导过1947年轰轰烈烈的“五二0”运动。由于陈修良同志在当时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她的回忆材料无可置疑地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后世的历史研究者,肯定在很多历史情节上是要以陈修良同志的回忆材料作准的。但因陈老年事已高,事情已年久回远,在这…  相似文献   
4.
淞沪会战起于1937年3月13日,终于11月13日,历时整整三个月。会战已经过去60多年,但对会战的评价却是见仁见智,各持一说。大致从研究革命史的角度来考察,对淞沪会战持否定意见居多;而从研究民国史的角度来考察,对淞沪会战意义持肯定意见居多。近日读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一书,对淞沪会战多有论述,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5.
我国境内各族经过了长期的斗争与融和,形成今天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在古代我国境内各族之间的斗争与融和过程中,汉族国家的外来入侵势力主要来自北方。因此,我国古代的国防防御形势,是在陆上的东西横向防御。当外来侵略势力由北而南入侵时,我国的国防防御形势,第一步是守河(黄河);河不能守时,第二步是守淮(淮河);淮不能守时,第三步是守江(长江)。这种国防防御形势,主要是依据天然屏障来据险固守。在我国的国防防御史上,  相似文献   
6.
《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3期载有陈修良同志《刘晓同志领导白区工作的回忆(二)》一文,其中有段文字云:  相似文献   
7.
(一 )1956年 ,我在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时 ,因为和数学系的老教授余光火良先生同是安徽人关系 ,平时有些来往。余先生是安徽桐城人 ,原来是金陵大学理学院数学系的教授。一天 ,我到余先生家中谈起了陈独秀的事情。余先生说 :“我们安徽人不叫他陈独秀 ,都称他的字 ,叫他陈仲甫。”余先生接着说 :“陈仲甫判刑后 ,关在南京老虎桥模范监狱里 ,我和我内人李相珏 (按 :李相珏为李相敷之妹 )每月都到老虎桥监狱去看望陈仲甫 ,把他的换洗衣服拿出来洗洗 ,也给他做些小菜送去。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后 ,有天我突然收到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二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