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自从由动物界分化、提升出来,至今已有350万年的历史。这个历史从一开始就是一部人类生产劳动的历史,也是一部在生产劳动中人类不断地创造、利用和发展传播媒介的历史。从最初的语言媒介到印刷媒介,直到今天的电子媒介,传播媒介已成为人类交流、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收视率造假现象发生的背景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对现阶段新技术之于传统收视率调查的影响以及能否替代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并着重探讨了如何加强法规和市场监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括了韩国广播电视业的结构特征,以此为基础,分析其进行市场结构调整的内容和特点,并对其功效进行了初步探讨.结论是韩国广电业的市场结构调整,是在公共广播体制框架内藉法律规范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进行的;主要内容包括"制播分离"、发展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其目标是打破垄断、活跃市场和提高效率;就功效而言,结构调整仍有长路要走.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梳理我国国际传播受众研究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国际受众研究的现状,并对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收视率调查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引入中国,经过最初的酝酿和起步操作阶段后,在世纪之交开始进入迅猛成长期。目前,我国收视率调查在技术上已经接轨国际水准,在数据分析和应用方面,甚至走在世界前列,然而,在行业监管方面却显出明显落差——这个为电视市场提供交易货币的行业,多年来却一直处于监管缺位状态。收视率  相似文献   
6.
传播事业与国家发展(这里简称发展传播)研究是一项跨学科、跨国界的研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开展起来的。罗杰斯先生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安那堡传播学院教授、当今著名的传播学者,1987年7月20日至8月1日,在檀香山召开的关于传播与社会变迁的讨论会上,罗杰斯先生就新时期的传播这一议题发表论文,本文是该论文的部分章节摘译,标题为译者所加。  相似文献   
7.
电视收视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中后期以来 ,我国电视传播界最引人注目的动向之一 ,便是在节目改版与创设淘汰、节目评价与编播制作以及广告经营活动中 ,广泛引入收视率指标。这标志着自1986年中央电视台开始进行日常节目的收视率统计以来 ,中国电视传播界对收视率指标的正式承认和接纳。收视率从传播话语中的“另类”到走上“前台” ,与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密切相关。90年代中期以后 ,电视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趋势已趋明显 ,1998年召开的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提出 ,对包括电视台在内的大多数事业单位 ,三年后将实行自收自支 ,电视业将被推向市场 ,完…  相似文献   
8.
9.
根据电视节目的多重属性特征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节目分类标准和方法———“多维组合”分类法 ,并对其进行了规范化的编码设计 ,形成“多维码”。本文还通过具体案例说明了“多维组合”分类法及“多维码”的实际应用。这种新的分类标准及其编码方式能够比较好地解决电视传播实践中的节目分类难题 ,为规范节目管理、方便节目市场交易、提高电视节目分析研究的水平等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梳理和比较作者从1999年到2008年间的四次调查结果,认为我国电视从业者在对收视率及相关问题的认知、应用和态度方面,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变化:其一,对收视率的关注重心从数据质量问题向行业监督问题转移,从纯粹技术性问题向市场规范问题转移;其二,对收视率的分析和应用从简单的指标描述、多变量分析,向综合性评估体系的建构迈进;第三,对收视率的态度从热情推崇向客观专业转变,态度趋于理性。只有科学地认识收视率的价值与功能,建立客观中立的监督稽核机构,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完善和创新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专业理性的推进力量,才能促进我国收视率调研业健康成长,有效提升收视率分析应用的水平,进而推动电视业市场转型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