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1.
一、对现状的思考随着我国出版事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出版社作为企业有了更大的活动范围和经营权力。在出版社内部,从社长、总编辑到每一个编辑都开始关心图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们不仅是生产者,而且也都是经营者和决策者。特别是当这种经营和决策直接同社、编辑室乃至个人的经济利益挂起钩来,这就使得所有的人再不能保持沉默,坐以观望。他们都以百倍的努力加入竞争的行列,从而大大增强了个体的活力,调动了每个人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这是非常可喜的,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焕发出来的巨大热能,它必将促进我国出版事业的兴旺发达。然而,这种改革开放,搞活的形势同传统的管理方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它对我们的图书生产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案例] 为了美化教室,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进行了一次教室布置的检查评比.走进一间间教室,带给我们的是一阵阵的惊喜和赞叹. "哇!好漂亮的手工作品啊!你瞧!这个‘小巧手’栏目设计得多好!它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一个展示自己手工作品的地方.这个班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来一定会很棒!" "你看!这个‘星光园’,有‘劳动星"文明星"勤奋星’‘进步星’……奖励面又多又广,一颗颗闪烁的星星里张贴着孩子们灿烂笑脸的相片,孩子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成功和自信!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我是家长,我会为老师对孩子的关注而感动!" "快来读读他们的班训:向上!向上!努力向上!简短而精炼,多么富有朝气和节奏感!"  相似文献   
3.
学校要发展,最重要的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培养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目前,很多学校都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抓教师们的专业发展等级评定工作,但是,教师们往往不能从这些评定中看出自己哪方面发展得好,哪方面发展不显著,哪方面还有待加强。此外,这样的评定方式也较单一、生硬,不能从横向、纵向上体现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没有把“要我发展”变成“我要发展”。  相似文献   
4.
5.
刘秀斌 《广西教育》2008,(31):10-12
从小培养学生爱读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品质与素养,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驾鹤路小学通过开展“和书交朋友,遨游知识大海洋”系列读书活动,发挥书籍的德育功能,让每一个学生亲近阅读亲近图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营造浓厚的校园书香氛围。  相似文献   
6.
(一)参加一个出版社近两年的选题计划论证会 ,看到他们两年的选题计划 ,有一个突出的感觉 ,就是出版社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前提下 ,市场意识大大地加强了。从这个出版社连续两年的选题计划就能反映出来。初拿到选题计划感到首先不同于往年的是每一个选题打印一张表格 ,表格上各种项目列得很详细 ,大致有近30个项目。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如有 :选题名称 ;读者群定位 ;选题策划意图 ;预计来稿时间 ;作者概况 ,(包括姓名、职务、职称、研究方向等) ;内容简介 ;预计第一版印数 ;第一版投入、定价 ;预计销售总码洋 ;初版利润 ;市场同类书调查 ;论…  相似文献   
7.
历来的观点认为,编辑没有专业,而是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的杂家。近些年来,也有人提出,编辑应当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成为某一领域或学科的专家,朝学者化的方向迈进。持编辑是杂家观点的人认为,编辑在工作中,要接触各个学科,涉及各种门类,如果知识面十分狭窄,就会出现寸步难行或动辄得咎的局面,造成重大失误,甚至闹出笑话。持“编辑应是专家”观点的人认为,编辑只有杂博知识,专业不精通,无法揣摩自己手头上的书稿的科学价值,无法审读书稿,充其量只是一个熟练的文字匠,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编辑。两种意见各有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