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电视民生新闻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们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以2002年<南京零距离>的兴起为代表,这些年来,民生新闻在全国各地的省级地面频道以及省会城市台大放异彩,以其贴近性的亲民风格赢得了无数观众的眼球,同时也为所在的电视媒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各媒体手中颇具竞争力的一张王牌.  相似文献   
2.
刘谭杏 《传媒》2023,(S1):55-57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媒介生态重构的当下,推进媒体融合不仅是国家政策层面的要求,更是各级传统媒体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地市级媒体受制于各种内外因素,在这条路上走得并不轻松。想要真正走出自己的融合之路,还得要有刀刃向内的勇气和敢于动真的举措。真正把体制机制创新当“一把手工程”来抓,从“+互联网”转变为“互联网+”,把内容切实做成传媒产品,把产业经营转化为自我造血功能,这样才可能实现能产生“化学反应”的真正相融。  相似文献   
3.
源起于2011年8月的"走转改"活动已经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了两年多时间,电视民生新闻在这场实践活动中表现不乏亮点,取得一定的成效,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但时间一长,新闻从业者身上的一些痼疾又重新表现出来,令人忧虑。所以,民生新闻要进一步推进"走转改",巩固现有的成绩,还有必要从"开展有效、见到实效、形成长效"这三效来做足文章,三者环环相扣,互为基础,相互推动。  相似文献   
4.
刘谭杏 《东南传播》2010,(1):148-149
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到今天出现竞争过度、内容趋同趋俗、观众审美疲劳、价值取向偏移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探求新的增长点成为当务之急。情感化、娱乐化、方言化、直播常态化成为它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有调整思路才能让民生新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源起于2011年8月的“走转改”活动已经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了两年多时间,电视民生新闻在这场实践活动中表现不乏亮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但时间一长,新闻从业者身上的一些痼疾又重新表现出来,令人忧虑.所以,民生新闻要进一步推进“走转改”,巩固现有的成绩,还有必要从“开展有效、见到实效、形成长效”这三效来做足文章,三者环环相扣,互为基砝,相互推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