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151医院政治处主任王玉峰有个称谓——“笔友”。这是那些爱好写作的医生、护士、还有刚入伍不久的新战士送给他的。王主任喜欢读报,处里订的10多份报刊,他总是一天不漏、一份不少有重点地看个遍,即使是出差,回来后,也要把所有的报纸洲览一遍。除了看报,他把节假日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新闻写作与学习上,他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星期天是和妻子孩子度过的。他女儿在一篇作文中写道:“……爸爸除了吃饭、睡觉在家,其余时间连他的影儿都见不到。今年,我已经10岁了,在我的记忆里,节假日爸爸没陪过我上过一次公园。一个星期天,我在办…  相似文献   
2.
“梦花”。说的是西汉马融勤奋好学,一次梦见自己走进了一片树林,看到四处花团锦簇,就摘而食之。次日一觉醒来,再读天下文章诗句,无所不知,被时人誉为“绣囊”。于是,后人就用“梦花”一词,来比喻文思大进。“梦笔生花”。说的是大诗人李白曾梦见自己用的笔头上生花,从此才情横溢,文思潮涌。这便是今人常说的“梦笔生花”的来历。“梦失其笔”。说的是南北朝文学家江淹,少时孤贫好学,也曾梦人授五色笔,从此才思敏捷,文章扬世。其晚年又梦见一位自称郭璞的人,索还其笔。此后再无佳句问世,给后人留下了“江郎才尽”的典故。其…  相似文献   
3.
老兵报道员     
最近,我在病房结识了一位战士报道员,他叫刘道兵。他和病房里的其他几位战友,经常帮助一些重病患者做好事。端屎倒尿,打水扫地,他总是干在前头。一次,病房厕所下水道堵了,他第一个到厕所掏大便,其他几位战友总是跟随着他,听他的调遣。人们问他:“你是班长?”“不是!”“你是……?”“我是老兵报道员,指导员常告诉我:‘什么叫老兵报道员?就是意味着受的教育比人多,觉悟比人高,工作比人强!’”老兵报道员@史广胜  相似文献   
4.
古都安阳有座编制只有200张床位的驻军151医院。医院虽小,但报道工作成绩斐然,已连续6年被分部、军区后勤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他们报道工作为啥搞得好?兄弟单位负责新闻工作的领导前来取经。该院政委王玉峰的一番报道“人才观”,使众人颇受启发。立足本土育人才王政委说:“搞报道工作得有报道人才,人才哪里来?天上掉下来,地下冒不出,关键靠培养”。王政委1989年调到这个医院任政治处主任,一上任便开始着手培养报道骨干队伍。他认为:“医院是一块沃土,科技人员多,文化层次高,80%以上人员都是大专生、本科生,还有研究生…  相似文献   
5.
说来很幸运,我发表的第一篇稿件竟是在《解放军报》上,但这并非易事。起初,我和许多初学写作的同志一样,雄心很大,一心想登军报,漫无天际写稿,皆泥牛入海。冷静分析,我的败作多为“本报讯”等只有一版二版才能发的稿件。转念一想,军报一版二版的稿件多出自记者、专职新闻干事之手,和他们争版面,自然败的多、胜的少。何不在记者、新闻干事很少问津的一些“栏目”,寻找一些适合自己写的稿件。1990年11月我从军报三版看到一个新开《大家问大家答》栏目和“欢迎赐稿”启示,联想到我的同乡陈副连长和妻子感情不合,“离”也不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