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6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叶刚 《青年记者》2016,(32):88-89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获得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改变过去只从学科体系出发来建构与实施课程的做法,高度重视职业环境分析和岗位胜任素质分析,明确学习的目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叶刚 《青年记者》2016,(5):96-97
包头师范学院新闻学人才培养的总原则 目前,包头师范学院经费投入不足,硬件设备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是最大的“校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办出特色专业,提高竞争力,提高就业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结合包头师范学院的比较优势,在专业建设中,笔者认为要坚持实践性、国际性、区域性和师范性的总原则.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时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尴尬。也许,在目前情况下,我们还无法完全消除这样或那样的尴尬,但只要我们用心思考、悉心实践,毫无疑问,这样的尴尬就会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真正落实“三维对话”,关键是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性阅读、个性化建构的时间(即“生本对话”)。一旦学生能由此而从文本中积聚“谈资”,那师生间的“言语交往”也就有了生成发展的“基点”。特级教师孙建锋在执教《最大的麦穗》一课时,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时间充裕而又层次分明的两次“攻读”,让整个课堂繁花似锦、美不胜收。我们先来看他是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第一次“攻读”的———师:经过几遍练习,你们已经能够把课文读得非常好。下面请你们开始默读课文,想想自己从中…  相似文献   
5.
由于“学为主”已成为21世纪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特征,因此笔者认为,我们的课堂必须相应地落实“软设计”操作。这就是说,教师必须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全面充分地预测学情,有意寻找学习矛盾,留出时间当堂处理,让教学进程随机渗透、现场生成。那么,怎样落实“软设计”策略?一、关注学情:一切为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是极富生命活力而又有不同个性的“人”,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具有师生互动、合作推进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拘泥于一一展示详尽教案而不加任何必要的调整,不顾学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则常常会使宝贵的教学机…  相似文献   
6.
叶刚 《教学与管理》2004,(11):35-37
新课程理念倡导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笔者认为,教师在教艺雕琢上也要“自主、合作、探究”。“同一堂课”就是这样一种尝试,它是指几个教师共同选定同一篇教材后,“个性化”地设计并施教,在“互动”的观摩、品评中提炼教艺、反思不足的一种校本教研策略。其操作“三步曲”如下: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的确,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语文课如何与生活有效对接呢?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报上读到,在成都某所小学的一次期末试卷中有一道改错别字的题,原句为:“星期天,我和妈妈去逛动物圆。”结果全班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没有把“圆”改成“园”,而是改成“200”,这句话最终变成:“星期天,  相似文献   
9.
10.
苏格拉底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行走在新课程时代,当“动态生成”的理念如同重磅炸弹一般“投”向千万间课室时,手执教鞭的我们也不禁会问自己:“现在的课堂到底还要不要教学设计”,或者“要一种什么样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