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诗十九首》在意象群的使用上,注重对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各类意象词的使用。这既是对《诗经》的继承,亦是对《诗经》的发展。其使用的各类意象群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形成的整体意象群是鲜明、生动而深刻的,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在意象群的运用中,其多化用前人诗句,多植入传统故事,多叠字、叠词等手法,给予后人诗歌创作以极大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认为,论说文在思想内容上应当是能鼓天下的为道之文,既能持守正道而又能师心独见;既能做到时利而义贞又不失忠与义,若是发愤表示之作则会更佳。指出在艺术上应当注意布局谋篇,做到征圣宗经、用事据典之核实,注意夸饰的合理,用词的含蓄,还要做到"务总纲领",强调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选例用事贵在适当。取事说理必须核实,等等。在理与辞之关系上,其认为理定而后辞畅,理应典型中正公允,词应适理且有风轨,指出文辞要做到繁略得当、无害理之表达。  相似文献   
3.
贬谪至桂诗人所作之涉桂诗,反映了明代残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欲与同僚励志共勉的情怀,展示了诗人贬谪期间复杂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广西独特物产和风俗,描绘了广西“甲天下”的山水风光,表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这些诗,已然融入广西文化的血脉当中,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顾磷涉桂诗形式多样,有五言古、七言古、五言律、七言律、排律以及楚辞体等。其所作涉桂诗思想内容亦丰富多彩,反映民生现实,表达励志共勉,表现真挚友情,表露委屈忧伤,抒写山水之爱等,无一或缺。而始终以怀民忧国、勤政惠民、建功立业、豁达乐观为主旋律,其中民生诗极具“诗史”价值。其诗歌具有风格俊朗、感情充沛,结构工整、想象丰富.语言清新、妙于化用等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5.
6.
叶官谋 《职业圈》2007,(20):87-88
文章通过对广泛流传于广西的创世史诗《布伯的故事》几个版本的文字与《古壮字字典》中的文字进行对照,从中找出不同于该字典的新字(以下均简称为新古壮字).认为这些新古壮字充分应用了"六书"等造字方法,文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要求人们在掌握这些文字概念意义的同时,必须了解其内含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7.
叶官谋 《职业圈》2007,(10X):87-88
文章通过对广泛流传于广西的创世史诗《布伯的故事》几个版本的文字与《古壮字字典》中的文字进行对照,从中找出不同于该字典的新字(以下均简称为新古壮字)。认为这些新古壮字充分应用了“六书”等造字方法,文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要求人们在掌握这些文字概念意义的同时,必须了解其内含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8.
桂林山水声誉的渐起和日盛,经历了唐以前的印象初具期、唐代至宋代期间山水"甲天下"美誉的真正确立期以及元、明、清和近代的不断巩固厚重期。在这三个时期中,古代诗词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有宋一代诗歌情与景关系疏离之原因,与宋代特有的政治和文化制度、策略有关,与理学(心学)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与宋人的创新精神和陌生化于唐诗的心态相系,与词被大量创作相连,与宋代长期的民族危机相成。如此种种,使整个宋诗在情与景的结合度上较之唐代大为降低,但却因此而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10.
明清石刻诗歌主要内容有:反映战争与人民生活之情状,反映全国各地诗人之行迹和思想,鲜明的适应朝廷要求之思想教化内容,歌功颂德之内容,各地不同风光的多元展示,充当公文角色之内容。明清石刻诗歌与纸质版诗歌形式之不同主要表现在:石刻诗歌多用序与跋,石刻诗歌一般不用或少用诗题,石刻诗歌的刊刻较为灵活。明清石刻诗歌主要作用表现在:补足中国古代文学诗篇,补足中国文学史,补足明清时期记载人们生存状况的史料,有助于文学校勘,以诗进行教化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