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篇关于某市人代会的报道,文中数处写到“×市长风趣地说……”,如“市长风趣地插话:植树多多益善。”而其他代表的发言无一用此词。另外,有条反映关心后进青年的新闻,其中描述道:书记拍着这位青年的肩膀,风趣地对他说:争取年终上先进工作者光荣榜。阅读报纸,诸如此类的“风趣”不时可见,似乎只要文中一涉及到领导的所言所语,哪怕是只言片语,都要冠以“风趣”这个修饰词。这已日趋成  相似文献   
2.
一篇关于某市人代会的报道,文中数处写到“×市长风趣地说……”,如“市长风趣地插话:植树多多益善。”而其他代表的发言无一用此词。另外,有条反映关心后进青年的新闻,其中描述道:书记拍着这位青年的肩膀,风趣地对他说:争取年终上先进工作者光荣榜。阅读报纸,诸如此类的“风趣”不时可见,似乎只要文中一涉及到领导的所言所语,哪怕是只言片语,都要冠以“风趣”这个修饰词。这已日趋成  相似文献   
3.
言论不能少     
翻阅近段时期报纸,稍留心不难发现,言论比以前少了,一些报纸上相对定期的专栏言论,个把月难见一篇,比如:某报“大家谈”专栏,数月来几乎是“空空如也”,有读者说“大家谈”成了“无人谈”。某报一年多的专栏评论,8月份仅发一篇,9月份仅发2篇,这比以前每星期少则1、2篇,多则3、4篇,实在是太“短斤缺两”了。再则,曾活跃于报章上的各种“言论征文”,似乎已经“偃旗息鼓”。据一位熟知报界的朋友讲,并非上级有什么“新精神”或“新规定”,而是有些“老总”和编辑担心出漏子,好稿也要“放一放”、“看一看”,甚至干脆来个“不发大吉”。我以为,这种担心不说是庸人自忧,也是多余和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